[发明专利]一种控制喜光藻类生长的遮光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464.7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247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余海洪;吴俊;朱长城;邹海星;关森阳;刘竹君;谢燕;徐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33/00 | 分类号: | A01G33/00;C02F3/3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贾林 |
地址: | 620500 四川省眉山***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控制 藻类 生长 遮光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控制丝藻及刚毛藻等喜光藻类生长的遮光装置,包括位于水体上方的光照调整机构、安装在水体周边且用于支撑光照调整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光照调整机构包括位于水体上方的遮光组件以及与遮光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本发明能够有效的通过控制光照照射入水体的摄入量来实现对于丝藻及刚毛藻生长的控制,有效的降低水生态养护过程失败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生态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控制丝藻及刚毛藻等喜光藻类生长的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水污染生态治理而兴起的沉水植物种植领域在施工完成初期经常由于沉水植物覆盖度不够,水下裸土较多,且进行了水生态治理的水域为了保证刚刚种植的沉水植物能够有足够的光照而进行透明度提升,使整体水域透明度往往较好,导致阳光大量直射底泥中,同时因为施工而搅动起大量营养盐等无法克服的施工工艺难题,反而营造出最利于丝状藻生长的生境,导致喜欢光照的丝藻等藻类大量在池底生长,而丝藻等藻类在生态链中的竞争力远远大于普通沉水植物,所以刚刚种植的浅水富营养水体中往往滋生大量的丝藻或者刚毛藻等丝状藻附着在沉水植物上既影响视觉也影响沉水植物生长,沉水植物因为表面生长的丝藻抢夺了阳光、氧气、营养元素而生长较差乃至死亡,导致水生态工程养护过程失败;
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通过控制光照实现对于丝藻及刚毛藻生长进行控制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控制喜光藻类生长的遮光装置,能够有效的通过控制光照照射入水体的摄入量来实现对于丝藻及刚毛藻生长的控制,有效的降低水生态养护过程失败的几率。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控制喜光藻类生长的遮光装置,包括位于水体上方的光照调整机构、安装在水体周边且用于支撑光照调整装置的支撑装置;所述光照调整机构包括位于水体上方的遮光组件、以及与遮光组件连接的调节组件。
在使用时,将遮光组件安装在水体正上方,通过支撑装置对其进行支撑,然后通过调节组件对射入水体内的光照强度进行调整;当射入水体内的光照强度过高时,强阳性藻类将生长迅速,严重影响阴性沉水植物的生长;通过调节组件使得遮光组件对于射入水体内的光照强度的调整,能够有效的实现抑制强阳性藻类生长,由于阴性沉水植物对于光照的要求不高,这样使得阴性沉水植物还能够生长,从而避免在强阳性藻类生长过快造成养护过程失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与支撑装置连接的框架、安装在框架内且平行设置的多组结构相同的光照调整单元;多组所述光照调整单元之间传动连接,其中一组所述光照调整单元与调节组件连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光照调整单元包括一端与框架内侧面转动连接的遮光板、安装在遮光板的另外一端且位于框架内的传动齿轮;相邻两个所述光照调整单元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组所述光照调整单元包括首个光照调整单元、中间光照调整单元、以及末端光照调整单元;所述调节组件与首个光照调整单元连接;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与首个光照调整单元中传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同轴设置的连接轴、以及安装在框架外侧且与连接轴连接的齿轮驱动电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光组件包括平行设置且与调节组件连接的多根纬线、位于多根纬线之间且与多根纬线连接的多根遮光板、安装在遮光板和纬线连接点的浮体;相邻两根纬线之间的距离和相邻两根遮光板之间的距离均为1-1.5cm。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安装在支撑装置上且与支撑装置转动连接的主动辊、与主动辊平行设置且与支撑装置传动连接的从动辊;多根所述纬线的两端分别与主动辊和从动辊连接;所述纬线的长度至少为主动辊和从动辊之间距离的两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多根所述遮光板包括首根遮光板、中间遮光板、末端遮光板;其中首根遮光板和末端进线之间的的长度与主动辊与从动辊之间的距离相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川生态城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油气分离装置、冷凝器和空调
- 下一篇:基于金属球体生产用外表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