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生物特征感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2193.5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16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成;刘贵文;童子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V40/13 | 分类号: | G06V40/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陈小雯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物 特征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其包括光感测元件、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以及电容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设置于基板上。第一遮光层设置于光感测元件上。第一遮光层具有对应于光感测元件的第一孔洞。第二遮光层设置于第一遮光层上。第二遮光层具有对应于第一孔洞的第二孔洞。第一遮光层及第二遮光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电容感测元件的第一感测电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感测装置,且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光学式屏下指纹模块常会有厚度太厚的问题。另外,如何提升光学式屏下指纹模块的防伪识别能力,也是目前研究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其可以具有较薄的厚度及/或较佳的识别性能。
本发明的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包括光感测元件、第一遮光层、第二遮光层以及电容感测元件。光感测元件设置于基板上。第一遮光层设置于光感测元件上。第一遮光层具有对应于光感测元件的第一孔洞。第二遮光层设置于第一遮光层上。第二遮光层具有对应于第一孔洞的第二孔洞。第一遮光层及第二遮光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为电容感测元件的第一感测电极。
基于上述,通过将第一遮光层及第二遮光层中的至少其中之一作为电容感测元件的第一感测电极,可以使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厚度较薄。另外,通过光感测元件与电容感测元件的整合(integrated),可以使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具有较佳的识别性能(如:提升光学式屏下指纹模块的防伪识别能力,但不限)。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及其一种使用方式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1E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时序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第五实施例的一种生物特征感测装置的部分上视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0、200、300、400、500:生物特征感测装置
110:基板
110a:表面
120:光感测元件
131:第一遮光层
131P:第一孔洞
132:第二遮光层
132P:第二孔洞
141:第一绝缘层
142:第二绝缘层
150、250、350、450:导光元件
550:虚设导光元件
160:电容感测元件
161:第一感测电极
162:第二感测电极
170:感测芯片
176:电容感测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19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体积小立交桥
- 下一篇:一种校正大视场光学畸变的激光雷达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