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体积小立交桥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2180.8 | 申请日: | 2021-07-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谢恩;谢煜光;伍世幸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恩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002 广西壮族自***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体积 立交桥 | ||
一种体积小立交桥,包括纵干道1和横干道2以及两者相交的路口3,所述的纵干道1和横干道2两者分别分布有驶入道X和驶出道y;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路口3的二条桥梁或隧道2‑b,桥梁或隧道2‑b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路口3两侧的横驶入道2‑x、横驶出道2‑y;二段纵干道1,均设置一个是有桥梁或是有隧道结构的纵向立体转道结构4,它包括第一纵向左转转换通道1‑a1、第二纵向左转转换通道1‑a2、第一纵向直行转换通道1‑b1、第二纵向直行转换通道1‑b2,各一条;二段横干道2均包括第一横向左转转换通道2‑a1、第二横向左转转换通道2‑a2,各一条。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小、桥梁或隧道数量少、长度短、造价低、交通效率高的优点、适合城市大、中、小十字路口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道路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体积小立交桥。
技术背景
随着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的汽车拥有量大大增加,常常会出现交通拥堵的现象,双、多层高架立交桥具有承载力大,路面宽,通行率高的优点,对于大中城市来说,具有非常高的期待。
但是现有技术立交桥存在的缺陷是,结构复杂、体积大、占地面积大、造价高。因此,只能在城市的极小量大型路口建造,只能解决单个路口的堵车问题;而无法在城市大量的中、小路口建造,无法建成城市立交桥网,无法解决城市道路网堵车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立交桥的上述缺陷,现有城市十分需要一种体积小立交桥,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体积小立交桥,其主要结构特点是单层桥梁或隧道,左转弯道是在路口内的路面道;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体积小、占地面积小、造价低、交通效率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体积小立交桥,包括纵干道和横干道以及两者相交的路口,所述的纵干道和横干道两者分别分布有驶入道和驶出道;
其特征在于:包括横跨路口的二条桥梁或隧道,所述的桥梁或隧道的两端分别设置在路口两侧的自身所对应的横驶入道、横驶出道;
所述的路口两侧的二段纵干道,其中的一段设置或二段均设置有一个纵向立体转道结构,所述的纵向立体转道结构是有桥梁结构或是有隧道结构;所述的纵向立体转道结构,包括一条第一纵向左转转换通道、一条第二纵向左转转换通道、一条第一纵向直行转换通道、一条第二纵向直行转换通道;
所述的第一纵向左转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纵驶出道的路面中间,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纵驶入道;
所述的第二纵向左转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纵驶入道的路面中间,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纵驶出道;
所述的第一纵向左转转换通道与第二纵向左转转换通道,两者各自分别是路面道、桥梁或隧道三种之中的其中一种;
所述的第一纵向直行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纵驶入道并位于第二纵向左转转换通道的内侧,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纵驶入道;
所述的第二纵向直行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纵驶出道并位于第一纵向左转转换通道的内侧,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纵驶出道;
所述的路口两侧的二段横干道,其中一段设置或二段均设置一条第一横向左转转换通道与一条第二横向左转转换通道,两者各自分别是路面道、桥梁或隧道三种之中的其中一种;
所述的第一横向左转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横驶出道,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横驶入道;
所述的第二横向左转转换通道,其靠近路口的这一端设置在横驶入道,其远离路口的那一端设置在横驶出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恩,未经谢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18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