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弯左心耳封堵器输送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42145.6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86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何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M25/01;A61M25/09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谷岳 |
地址: | 315010***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心耳 封堵 输送 系统 使用方法 | ||
1.一种可调弯左心耳封堵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牵引装置(1),通过控制机构调节第一牵引丝(16)、第二牵引丝(36)的收紧和放松;
输送鞘管(2),包括近端管(201)和远端管(203),在所述近端管(201)和所述远端管(203)之间设置第一调弯管(202),在所述远端管(203)靠近远端的位置设置第二调弯管(204),所述输送鞘管(2)在自然状态下呈直线状态;
预塑型件(10),设置于所述第一调弯管(202)内,能够使得第一调弯管(202)的第一调弯部(202b)调弯至预定型状态;
第一滑块(13),设置于所述第一调弯管(202)内相对预塑型件(10)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牵引丝(16)连接,在第一牵引丝(16)的作用下能够相对预塑型件(10)滑动;
微动调节件(21),设置于第二调弯管(204)内,与第二牵引丝(36)连接,用于对远端管(203)靠近远端的位置进行微调;
其中,所述输送鞘管(2)包括:
内层管(7),在所述内层管(7)的内侧形成输送通道(20);
外层管(8),为输送鞘管(2)的外立面管;
连接件(17),用于所述内层管(7)与所述外层管(8)的连接;
空腔(9),形成于所述内层管(7)与所述外层管(8)之间,并被连接件(17)间隔分成若干个分隔通道(18),所述预塑型件(10)设置于一个独立的分隔通道(18)内,所述第一滑块(13)设置于另外一个独立的分隔通道(18)内,连接所述微动调节件(21)的第二牵引丝(36)设置于第三个独立的分隔通道(18)内;
所述微动调节件(21)包括:
环体(2101),所述环体(2101)的内外径与内层管(7)的内外径相等;
耳板槽(2102),设置于环体(2101)的一端,所述耳板槽(2102)与内层管(7)端部的弧形耳板(2103)或者相邻的微动调节件(21)上的弧形耳板(2103)插接配合;
弧形耳板(2103),设置于环体(2101)的一端,并且朝向远离所述耳板槽(2102)的一侧凸出,所述弧形耳板(2103)沿着所述环体(2101)的直径对称设置两个;
倾斜面(2109),设置于环体(2101)上设置耳板槽(2102)的一端,且所述倾斜面(2109)的一端与耳板槽(2102)连通,所述倾斜面(2109)的另一端延伸至环体(2101)的外轮廓处;
穿线口组件,至少包括第一穿线口(2104)和第二穿线口(2105),用于所述第二牵引丝(36)的穿入和穿出,所述穿线口组件与所述倾斜面(2109)设置在环体(2101)的同一半环内;
第一容线槽(2106),设置于第一穿线口(2104)和第二穿线口(2105)之间的环体(2101)内壁上,所述第一容线槽(210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穿线口(2104)、所述第二穿线口(2105)连通;
所述微动调节件(21)设置的数量为3~8个;
在两个微动调节件(21)之间以及微动调节件(21)与内层管(7)的远端之间形成一个转动间隙(22),将第二牵引丝(36)通过一个独立的分隔通道(18)从最远端的微动调节件(21)上的第一穿线口(2104)穿入,进而通过第一容线槽(2106)引导至第二穿线口(2105)穿出,经过另外一个独立的分隔通道(18)返回至牵引装置(1),通过拉动第二牵引丝(36),使得环体(2101)能够沿着与该环体(2101)上耳板槽(2102)连接的弧形耳板(2103)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弯左心耳封堵器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弯管(202)包括:
第一直管部(202a),呈直线型设置,且与所述近端管(201)连接;
第一调弯部(202b),用于容纳设置预塑型件(10)和第一滑块(13);
第二直管部(202c),呈直线型设置,且与所述远端管(203)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第一医院,未经宁波市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214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