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制种授粉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41817.1 | 申请日: | 2021-07-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10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黄志谋;杨汉;瞿和平;黎雨薇;秦晓银;耿协议 | 申请(专利权)人: | 咸宁市农业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H1/02 | 分类号: | A01H1/02 |
代理公司: | 咸宁鸿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9 | 代理人: | 汪彩彩 |
地址: | 4371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制种 授粉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制种授粉机,属于农机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行走机构、气泵和击穗授粉罩,击穗授粉罩为拱形曲板,击穗授粉罩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父本击穗片,击穗授粉罩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鼓风结构,鼓风结构包括授粉作业时位于水稻垄间的喷气管和若干设置在喷气管上的喷气口,喷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泵的出气端相连通;在授粉作业时,喷气管位于水稻苗杆的中部,父本击穗片位于父本水稻穗顶部,父本击穗片与母本水稻穗顶部之间具有间距,击穗授粉罩的顶面与父本击穗片之间具有缓流空间,各喷气口喷出朝向击穗授粉罩顶面的气流。本发明具有授粉效率高、结构简单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机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稻制种授粉机。
背景技术
人工干预水稻授粉过程可提高水稻产量,现有的方式大都是通过绳子或长杆在田间进行“赶花”授粉,使雄花的花粉掉落在雌花柱头上(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使水稻父本穗上的花粉散落至母本柱头);这种授粉方式不仅会造成部分水稻花受损,而且会使花粉的利用率较低,大量花粉洒落田间地面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水稻制种授粉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授粉效率,提高花粉的利用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水稻制种授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牵引行走机构、气泵和击穗授粉罩,所述击穗授粉罩为拱形曲板,所述击穗授粉罩的中部设置有若干父本击穗片,所述击穗授粉罩的下方设置有若干鼓风结构,所述鼓风结构包括授粉作业时位于水稻垄间的喷气管和若干设置在喷气管上的喷气口,所述喷气管的进气端与气泵的出气端相连通;在授粉作业时,所述喷气管位于水稻苗杆的中部,所述父本击穗片位于父本水稻穗顶部,所述父本击穗片与母本水稻穗顶部之间具有间距,所述击穗授粉罩的顶面与父本击穗片之间具有缓流空间,各所述喷气口喷出朝向击穗授粉罩顶面的气流。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行走机构包括车架和行走轮,所述喷气管连接击穗授粉罩后端与车架。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口错位分布在喷气管的两侧,所述喷气口与喷气管纵向截面之间呈15°至50°的倾角。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口由若干密布的喷气小孔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父本击穗片与水平面之间呈倾角,所述父本击穗片的前端高于后端。
进一步的,所述击穗授粉罩的顶面为前端高于后端的斜面。
进一步的,所述击穗授粉罩的入口处具有一导向扩口。
导向扩口能够击穗授粉罩前行过程中进入击穗授粉罩内的空气量,还可以对水稻穗进行导向,使其进入击穗授粉罩内。
进一步的,所述车架的尾部设置有一连接头,所述连接头上设置有若干块与各喷气管一一对应的梳板,所述喷气管的前端安装在梳板上,所述喷气管在梳板上的纵向位置可调。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头铰接在车架的尾部。
可摆动连接头,使击穗授粉罩翻转90°,便于水稻授粉机不作业时行走,也便于对击穗授粉罩进行清理和维护。
行走轮行走于水稻垄间,各喷气管中间的间距也正好为水稻邻行间距,最好使父本位于击穗授粉罩中部,母本位于父本两侧,使喷气管位于水稻邻行之间的水稻苗中部,喷气管进气端通过软管与气泵的出气端相连,各喷气管并联,喷气管上的喷气口在水稻苗中部位置形成向上的气流,这种气流一方面能够配合被击打的父本穗,从而吹动父本水稻穗花上的花粉,使花粉脱离父本穗,还可以在上行的气流压力下避免花粉快速沉降,而是在击穗授粉罩得到游离并缓冲,由于击穗授粉罩处于前行状态,喷气口形成的向上的气流和击穗授粉罩前行带来的向后的气流能够使携带有花粉的空气更多的飘落在母本水稻穗上,而撒落在地的花粉则大大减少,提高了花粉与水稻穗接触的概率,即提高了授粉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咸宁市农业科学院,未经咸宁市农业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418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