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9865.7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29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高梦起;梁允飞;李筱;张天民;屈东;王世博;郑瑜;邓媛媛;王翔;李冰心;刘兵;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38;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王亚娜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配式 建筑 墙体 连接 装置 | ||
1.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包括墙体(1)、安装板(5),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板(5)之间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顶部与底部分别安装有底板(4),所述底板(4)前后两侧与安装板(5)固
所述第一连接杆(9)底部固定连接有上锁定机构(7),所述上锁定机构(7)包括限位板和凸块,所述上锁定机构(7)通过三个限位板组成“匚”字形结构,所述凸块位于“匚”字形结构底部开口处,所述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外侧上端的凸块外侧上端为圆弧形;
所述连接板(3)与第一弹簧(10)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通过第一弹簧(10)与下锁定机构(6)固定连接,所述下锁定机构(6)结构与上锁定机构(7)形状相同,所述下锁定机构(6)与第二连接杆(11)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11)另一端与插入块(2)固定连接,所述插入块(2)与墙体(1)固定连接;
当两侧所述墙体(1)与安装板(5)两侧完全贴合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卡接,所述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在第二弹簧(8)的拉力下与下锁定机构(6)的凸块相互限位,使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形成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3)与插入块(2)形成固定连接;
当所述第二弹簧(8)伸长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在下锁定机构(6)内向下移动,所述上锁定机构(7)上的凸块与下锁定机构(6)上的凸块竖直方向位置错开,解除上锁定机构(7)水平方向的限位;
当所述下锁定机构(6)解除对上锁定机构(7)的限位后,上锁定机构(7)在此状态下受到水平方向的力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滑出下锁定机构(6),解除下锁定机构对上锁定机构的限制,上锁定机构在第二弹簧(8)的弹力下与下锁定机构(6)分离;
当下锁定机构(6)与上锁定机构(7)分离后,所述连接板(3)与插入块(2)形成弹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共有两组,且两组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关于连接板(3)呈对称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墙体(1)与安装板(5)完全贴合时,所述插入块(2)两侧与安装板(5)完全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未与安装板(5)接触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在自身重力作用将第二弹簧(8)拉伸,当所述墙体(1)与安装板(5)接触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外侧的弧形面与上锁定机构(7)外侧的圆弧面相互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簧(8)为拉伸弹簧,当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相互分离时,所述上锁定机构(7)通过第二弹簧(8)的弹力使所述上锁定机构(7)在下锁定机构(6)外侧上端的弧形面上滑动,使上锁定机构(7)与下锁定机构(6)形成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墙体无痕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同一侧所述上锁定机构(7)的初始位置位于同一侧的下锁定机构(6)与插入块(2)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未经郑州大学;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86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利用运动想象脑电图检测的辅助康复训练系统
- 下一篇:镜片模具海绵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