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9862.3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177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1 |
发明(设计)人: | 郑小鹏;吴东兴;王秀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保蓝行(福建)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N9/00 | 分类号: | F01N9/00;F01N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阳光天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71 | 代理人: | 赵飞 |
地址: | 362214 福建省泉州***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气 排放 控制系统 | ||
1.一种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发动机净化装置和远程监控单元,所述远程监控单元用于对所述发动机净化装置的工作状态、净化数据进行远程监控和分析,并输出优化报告;
所述发动机净化装置包括数据采集模块和排放控制模块,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尾气排放管道进口处压差信息、尾气排放管道温度传感信号和尾气排放信息,所述排放控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控制指令和远程监控单元发送的上行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进行尾气排放控制和安全报警;
所述远程监控单元包括资源管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中央控制模块,所述资源管理模块用于资源共享和访问控制,所述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所述发动机净化装置和所述远程监控单元进行数据交流,并对异常数据进行追踪报警,所述中央控制用于进行控制参数设置、监控数据实时显示和数据归档查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包括传感器单元、数据处理单元、计时器和数据采集交换单元;
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温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废气分析仪和气压计;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传感器单元采集的传感器信号进行整理放大,并将处理后的信号通过所述数据采集交换单元发送至所述排放控制模块进行分析报警,所述数据处理单元包括多个信号整理电路和多个光耦隔离器,每个信号整理电路包括RC滤波电路和运算放大器,检测信号通过所述RC滤波电路滤波后输入所述运算放大器进行放大,每个信号整理电路的输出端通过对应光耦隔离器与控制器芯片的A/D转换端口相连接;
所述数据采集交换单元包括Zigbee发送模块和射频发射模块,所述Zigbee发送模块和所述射频发射模块用于与所述所述排放控制模块进行无线通信。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控制模块包括设置在车底盘的尾气净化控制箱和设置在驾驶室内的用于监控尾气排放状态的排放监控装置;
所述尾气净化控制箱设置有催化剂存储装置和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接收到控制信号将所述催化剂存储装置中的液体纳米材料的催化剂进行雾化后以气态软粒子方式送入发动机进气道与空气同步进入发动机燃烧室;
所述排放监控装置包括多功能交互单元、净化装置控制单元、车辆信息存储单元和信息传输单元;所述多功能交互单元用于进行用户身份信息验证和输入控制及查询指令;所述净化装置控制单元包括主控模块和能源供给模块,所述主控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上行控制指令,驱动所述雾化装置的开关进行尾气净化,并将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尾气含量信息、温湿度信息和压差信息与设置的对应阈值进行对比,当超过所述设置的对应阈值时进行语音报警提示和标记显示提示;所述能源供给模块用于为排放监控装置提供所需电压;所述车辆信息存储单元用于存储车辆的型号、使用年限信息和驾驶员身份信息;
所述信息传输单元用于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和所述远程监控单元进行数据交流,所述信息传输单元包括蓝牙模块、Zigbee接收模块、射频接收模块和4G通信模块。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尾气排放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交互单元包括视频信息获取装置、身份识别模块和智能显示模块,所述视频信息获取装置包括微型红外摄像头和开关触发模块,所述开关触发模块包括设置在驾驶位正前方的红外传感器、单片机和电子继电器,所述红外传感器与所述单片机电连接,当红外传感器检测到驾驶位上的触发信号时,发送至所述单片机,单片机控制所述电子继电器接通所述微型红外摄像头的工作回路,所述微型红外摄像头采集驾驶位上的驾驶员图像信息,并将所述驾驶员图像信息传输至所述身份识别模块,所述身份识别模块对采集到的人脸图像信息进行灰度变化和高斯滤波图像处理得到预处理图像,并采用基于神经网络的人脸识别算法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特征信息与数据库中的人脸图像特征信息进行对比,进行身份识别,当识别结果一致时则身份信息验证成功,用户可通过所述智能显示模块输入控制及查询指令,所述智能显示模块包括液晶触摸显示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保蓝行(福建)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保蓝行(福建)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98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