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8498.9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07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 发明(设计)人: | 吴腾达;贾露;刘运锦;陈曦;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55/10 | 分类号: | B29C55/10;B32B27/36;B32B27/18;B32B27/06;B65D65/40;B65D65/46 |
| 代理公司: | 厦门加减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4 | 代理人: | 李强;杨泽奇 |
| 地址: | 361028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双向 拉伸 复合 薄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复合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组分: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二氧化碳共聚物、聚己内酯中的至少一种;以及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是通过共挤出和双向拉伸后而形成。发明提供的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高透光率、高雾度、低光泽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薄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塑料使用给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全球范围内都在寻求解决塑料污染的问题。全生物降解塑料由于其独特的生物降解特性引起人们的关注,降解后完全转化为水、二氧化碳和生物质,对环境无害,因此可以作为现有不可降解塑料的一种替代方案。
包装是塑料应用量最大的领域之一,随着各类生物降解塑料在包装行业的应用深入,对于包装材料表面特征呈现多样性需求。消光膜作为一种特殊视觉效果的产品在可生物降解材料上的开发仍比较少。同时双向拉伸薄膜技术在全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仍较少。
申请号为CN202010355757.8的专利申请,其公开日为2020年7月31日,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全降解聚乳酸单面哑光膜及其制备方法,复合膜由A层哑光膜和B层光亮膜组成,通过吹膜工艺制备得到。哑光膜效果通过消光剂二氧化钛的添加实现,但是由于二氧化钛的遮光效果明显,会使薄膜的透光率显著下降。
申请号为US13363230的专利申请,其公开日为2014年08月19日,该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哑光的双向拉伸聚乳酸薄膜,通过聚乳酸、聚烯烃和相容剂配方组合制备哑光/不透明双向拉伸薄膜。利用聚烯烃和聚乳酸不相容的特性制备了哑光膜,但是聚烯烃的引入会使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包括至少一层第一树脂层,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组分:
聚乳酸、生物降解弹性体以及功能母料;
所述生物降解弹性体选自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二酸/丁二酸丁二酯(PBSA)、二氧化碳共聚物(PPC)、聚己内酯(PCL)中的至少一种;
以及所述可生物降解的双向拉伸复合薄膜是通过共挤出和双向拉伸后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双向拉伸的温度在120℃以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树脂层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
聚乳酸50~95份、生物降解弹性体5~45份以及功能母料0.5~6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至少一层第二树脂层,所述第二树脂层的;
所述第二树脂层包含选自聚乳酸(PLA)、聚己二酸/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AT)、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聚己内酯(PCL)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聚乳酸的光学纯度≥95%,熔点在155~18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组分:爽滑剂、抗粘结剂、抗静电剂、母料基体树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功能母料包含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爽滑剂1~10份、抗粘结剂1~10份、抗静电剂1~5份、母料基体树脂75~97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爽滑剂选自芥酸酰胺、硅酮、乙撑双硬脂酰胺中的一种或几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抗粘结剂选自二氧化硅、滑石粉、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长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84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