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ICH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37328.9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064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施福东;王拥军;金薇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
| 主分类号: | G01N33/68 | 分类号: | G01N33/68;C12Q1/6883 |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77 | 代理人: | 刘新宇;李茂家 |
| 地址: | 10007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ich 预后 评估 生物 标记 及其 应用 | ||
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ICH预后评估的生物标记物及其应用。具体来说,本公开提供一种检测至少一种外周血浆或外泌体蛋白,或至少一种外泌体micro RNA的试剂在制备用于预测、诊断或监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形成新的生物标记物组,有助于更好地了解ICH的病理生理,将为诊断和预后提供新的机会,从而改善ICH患者的临床服务。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医学生物领域。具体来说,本公开涉及生物标记,及它们在诊断脑损伤或脑部相关损伤中的应用,尤其是在诊断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中的应用,并且涉及生物标记在个体中用于检测、预测或监测脑出血的方法。
背景技术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发生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费劲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偏瘫等后遗症。ICH后血肿分解释放多种活性物质对脑组织具有损害作用,包括局部脑血流和代谢的变化、脑水肿、血脑屏障的损害及对脑细胞的毒性损伤等。目前临床上尚无有效干预脑血肿或者脑水肿的手术或药物。
在ICH急性期,出血作为一个迅速扩大的颅内团块直接破坏神经元的结构和直接压缩周围的组织造成伤害,这个时期进行及时处理非常关键,可以阻止组织的进一步损害,而找到预示病情变化的标志物也成了关键点。目前对ICH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了很多,但是仍没有确定的、被临床认可的标记物。因此,寻找预测ICH预后和复发的生物标志物已成为ICH管理的一个主要挑战。
单一组学数据分析通常用来解释某种特征性的生化指标与某些疾病之间的关联,但无法说明其中复杂的因果关系。技术的进步催生了“组学时代”,这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的分子水平上收集和整合数据和信息。这些多组学数据的整合意味着可以同时研究成千上万的蛋白质(蛋白质组学)、基因(基因组学)、RNA(转录组学)和代谢物(代谢组学)。人工智能将提供对复杂生物系统的新见解,并揭示所有分子水平之间的相互作用网络。这种方法将多个分子水平的实验数据与计算模型相结合,并将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处理,以利于进行诊断、预后或治疗价值的数据识别。
生物标记物可提示ICH病理生理过程,对ICH的早期卒中复发风险具有预测价值,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但是至今尚无公认的对ICH预后预测价值高的生物标记物,无法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快速准确的ICH预后的生物学标记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前景。与此同时,通过组学技术获得的数据信息与临床信息整合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ICH病理机制、并发现新的生物标记物,从而改善ICH患者的管理。
发明内容
本公开通过包括多组学在内的多维度分析,认识ICH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早期评估和识别高危患者,筛选新的生物标记物检测组合(biomarker panel),用于指示ICH的良好预后,进而寻找新的干预靶点。
本公开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1)检测至少一种外周血浆或外泌体蛋白,或至少一种外泌体micro RNA的试剂在制备用于预测、诊断或监测脑出血的试剂或试剂盒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未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3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