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37273.1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334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杰;冷鸿飞;徐小雨;陶秀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A61L27/18;A61L27/38;A61L27/50;A61L27/5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陈征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神经 复合 导管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包括:
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作为支撑腔体;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中的纤维丝呈无取向性状态;
取向纳米纤维膜,贴附于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的内壁形成空腔,用于促进神经定向对接和再生;所述取向纳米纤维膜中的纤维丝呈取向性状态;
中空取向性小管,内置于由所述取向纳米纤维膜所形成的空腔中,用于加强外周神经复合导管抗压能力和取向性,引导神经有序生长;所述中空取向性小管中的纤维丝呈取向性状态;
水凝胶柱,内置于所述中空取向性小管的空腔中;
制备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的原料为粘度0.5-4.0dl/g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的摩尔含量为10-25%,以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5:5-8:2的混合液作为溶剂;
制备所述取向纳米纤维膜和中空取向性小管的原料为粘度0.5-4.0dl/g聚乳酸聚己内酯共聚物,聚己内酯的摩尔含量为10-25%,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6:4-7:3的混合液作为溶剂;
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取向纳米纤维膜和中空取向性小管均通过静电纺丝工艺制备而成;制备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的静电纺丝参数如下:电压10-30kv,推速0.5-2ml/h,接收距离8-15cm,旋转接收器直径2.1-11mm,转速50-200rpm;制备所述取向纳米纤维膜和中空取向性小管的静电纺丝参数如下:电压10-30kv,推速0.5-3ml/h,接收距离8-15cm,旋转接收器直径10-20cm,转速1200-3000rp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所述水凝胶柱由多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与三赖氨酸盐反应而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所述多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中的N-羟基琥珀酰亚胺基(-NHS)与三赖氨酸盐中的氨基(-NH2)的摩尔比为1:1~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所述多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包括二臂、四臂或八臂聚乙二醇琥珀酰亚胺戊二酸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所述三赖氨酸盐为三赖氨酸醋酸盐。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所述水凝胶柱负载神经生长因子、神经元细胞的纤溶酶敏感微球组分、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元细胞、干细胞的凝胶柱中的一种或多种。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其中,制备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的原料以四氢呋喃和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为6:4的混合液作为溶剂。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外周神经复合导管的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
提供取向纳米纤维膜,贴附于所述纳米纤维多孔中空外管的内壁形成空腔;
提供中空取向性小管,内置于由所述取向纳米纤维膜所形成的空腔中;
提供水凝胶柱,内置于所述中空取向性小管的空腔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外周神经复合导管的制备方法,其中,以溶剂制成浓度8-15%电纺液,进行静电纺丝。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外周神经复合导管在制备用于促进神经修复的材料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康达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72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控制空调的方法、装置和智能空调
- 下一篇:一种螺旋轴头辅助装配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