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474.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8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袁杰力;范青杰;芮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医科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61K35/747;A61P35/00;C12R1/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汪浩 |
地址: | 116044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道 乳酸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及其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具体包括有一种卷曲乳酸杆菌和一种詹氏乳酸杆菌;所述卷曲乳酸杆菌,其保藏号为CGMCC NO.22801;所述詹氏乳酸杆菌,其保藏号为CGMCC NO.22802;本发明提出了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在体外能显著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阴道菌群紊乱的调节及宫颈癌防治方面有显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为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宫颈癌是女性第四大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有57万新发病例、 31.1万死亡病例,宫颈癌已成为一个严重影响全球女性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而对于宫颈癌的发病病因目前尚没有明确的结论,相关研究表明,遗传、环境、吸烟、避孕、性行为、细菌、病毒等多种因素均可能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近年来,对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机制研究不断深入,包括阴道菌群紊乱;局部pH值升高;HPV感染;免疫炎症因子增加等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会促使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变。虽然对其发病机制的认识不断深入,但是宫颈癌防治手段却依然十分有限,防治手段包括化疗、放疗、免疫治疗等方法,均具一定局限性,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因此,迫切需要新的防治方法。
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spp.)是健康女性阴道微环境中优势菌,与宿主是互利的关系,一方面其通过阻断病原微生物的粘附、产生抗菌物质等方式抑制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以维持阴道微环境的稳态,另一方面以宿主阴道黏膜上皮细胞的糖原为能源,促进自身的生长与繁殖。随着分离培养及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目前研究发现健康女性阴道微环境中卷曲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crispatus),格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gasseri),惰性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 iners),詹氏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jensenii)是最常见的乳酸杆菌属。生理条件下,乳酸杆菌产生乳酸,促使阴道微环境的pH≤4.5,这是阴道微环境稳态的一个标志。而宫颈癌患者阴道内乳酸杆菌丰度显著下降,多种条件致病菌丰度显著上升,因此,阴道内乳酸杆菌对宫颈癌的防治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鲜有文章报道健康人群阴道内乳酸杆菌在宫颈癌防治中的作用。
发明内容
1、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在体外显著的抑制宫颈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在阴道菌群紊乱的调节及宫颈癌防治方面起到显著的效果。
2、保藏信息
卷曲乳酸杆菌,分类命名为卷曲乳杆菌
詹氏乳酸杆菌,分类命名为詹氏乳杆菌
2、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两种阴道乳酸杆菌,寄存于中国普通微生物保藏管理中心,具体包括有一种卷曲乳酸杆菌和一种詹氏乳酸杆菌;
所述卷曲乳酸杆菌,其保藏号为CGMCC NO.22801;
所述詹氏乳酸杆菌,其保藏号为CGMCC NO.22802。
优选地,所述卷曲乳酸杆菌和詹氏乳酸杆菌从健康女性阴道中分离所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医科大学,未经大连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