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P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6341.2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1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振 |
主分类号: | B65H23/16 | 分类号: | B65H23/16;B65H23/34;B65H23/26;B65H18/10;B65H18/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4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pp 塑料 编织袋 生产 成型 机械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PP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及方法,包括底板、导向收卷机构和辊平机构,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收卷机构,左右两侧导向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辊平机构。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前不能对其进行抚平传导,导致编织袋在收卷时容易发生偏移错位,不能对其压辊平整,导致塑料编织袋表面容易出现褶痕,影响塑料编织袋的使用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时不能对其限位压紧,导致塑料编织袋收卷松散,容易发生收卷散落,影响塑料编织袋收卷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塑料编织袋收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P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及方法。
背景技术
编织袋是一种用途广泛且比较廉价的包装产品。其原料主要为聚丙烯,经过高温融化挤压拉伸等工序后成为一定宽度的丝线,再经织机加工裁切后成为我们日常用的成品。塑料编织袋的种类较多,使用范围广泛,且塑料编织袋的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所以深受厂家和大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塑料编织袋具有很强的拉伸强度和抗冲击性,经久耐用,还具有抗腐蚀性、防虫等化学性能,因此适合于各种固体产品,同时塑料编织袋的防滑性很好,使用寿命也较长,用于一些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也可以进行使用,甚至塑料编织袋具有一定的透气性,很适用于那些需要进行散热的产品。编织袋在编织成筒状后需要对其进行传导收卷,然后经过裁切成不同尺寸,以备编织袋可以满足市场需求。
目前,针对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存在以下缺陷:1、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前不能对其进行抚平传导,导致编织袋在收卷时容易发生偏移错位,不能对其压辊平整,导致塑料编织袋表面容易出现褶痕,影响塑料编织袋的使用;2、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时不能对其限位压紧,导致塑料编织袋收卷松散,容易发生收卷散落,影响塑料编织袋收卷效率。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前不能对其进行抚平传导,导致编织袋在收卷时容易发生偏移错位,不能对其压辊平整,导致塑料编织袋表面容易出现褶痕,影响塑料编织袋的使用的问题,还可以解决现有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在塑料编织袋收卷时不能对其限位压紧,导致塑料编织袋收卷松散,容易发生收卷散落,影响塑料编织袋收卷效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PP塑料编织袋生产成型收卷机械,包括底板、导向收卷机构和辊平机构,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右两侧均安装有导向收卷机构,左右两侧导向收卷机构之间设置有辊平机构。
所述的导向收卷机构包括放卷架、放卷轴、放卷辊、导向支链、调节支链、收卷架和收卷支链,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左侧前后对称安装有放卷架,放卷架中部通过轴承安装有放卷轴,放卷轴上设置有放卷辊,放卷辊上方设置有导向支链,导向支链上连接有调节支链,调节支链安装在放卷架上,所述的底板上端面右侧设置有收卷架,收卷架中部设置有收卷支链。
所述的辊平机构包括支撑架、传动轴、限位辊、带轮支链、辊平架、辊压杆、支撑弹簧、压辊和摇压支链,所述的底板上端面中部前后对称安装有支撑架,支撑架上通过轴承左右对称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上设置有限位辊,传动轴前端与带轮支链连接,带轮支链安装在底板上,所述的支撑架上端面中部安装有辊平架,辊平架上前后对称开设有滑槽,滑槽内通过滑动配合的方式安装有辊压杆,辊压杆与滑槽之间设置有支撑弹簧,辊压杆中部设置有压辊,压辊上方设置有摇压支链,摇压支链安装在辊平架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导向支链包括导向杆、支架、导向轴和导向辊,所述的放卷架上通过轴承安装有导向杆,导向杆上安装有支架,支架上安装有导向轴,导向轴上设置有导向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振,未经王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