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LDAP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6311.1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427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8 |
发明(设计)人: | 麻付强;高丽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F21/31;G06F21/45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黄晓燕 |
地址: | 215100 江苏省苏州市吴***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ldap 数据 加密 访问 控制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基于LDAP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据用户请求,基于LDAP进行用户身份注册、业务属性注册以及资源属性注册;
根据LDAP提供的业务属性,生成角色访问控制权限;
根据LDAP提供的资源属性,制定相应的属性访问控制规则,并构建访问控制矩阵;
根据待加密的文件信息以及所述属性访问控制规则中的资源属性集合,生成属性加密密钥;
根据所述访问控制矩阵和属性加密密钥,对待加密的文件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基于属性的加密密文;
将所述密文存储至云计算平台;
当用户登录云计算平台时,结合所述用户的资源属性和业务属性,根据所述角色访问控制权限、属性访问控制规则以及属性加密密钥,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且当用户获取访问权限时,返回相应的密文;
所述当用户登录云计算平台时,结合所述用户的资源属性,根据所述角色访问控制权限、属性访问控制规则以及属性加密密钥,验证用户的访问权限,且当用户获取访问权限时,返回相应的密文,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云计算平台登录命令,对用户的身份进行合法性验证,并获得业务属性集合和资源属性集合;
根据所获取的访问命令,验证用户对基于属性加密的密文的访问权限,并根据验证结果返回密文,所述访问命令中包含所述用户的资源属性集合;
根据所获取的属性加密密钥请求,验证用户获取自身资源属性所对应的属性加密密钥的权限,并根据验证结果返回资源属性对应的属性加密密钥集合;
根据所述属性加密密钥集合,对所述密文进行解密,获取明文文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DAP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用户请求,基于LDAP进行用户身份注册、业务属性注册以及资源属性注册,包括:
根据所获取的用户请求,生成用户名和密码;
为所述用户注册符合业务功能的业务属性;
为所述用户注册符合资源功能的资源属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DAP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LDAP提供的业务属性,生成角色访问控制权限,包括:
根据当前用户的业务属性,生成角色的访问控制规则;
根据所述角色的访问控制规则,构建用户、角色和访问权限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括:用户与角色之间的多对多映射关系、角色与访问权限之间的多对多映射关系,以及用户与访问权限之间的多对多映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LDAP的数据加密访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LDAP提供的资源属性,制定相应的属性访问控制规则,并构建访问控制矩阵,包括:
当前用户根据自身待加密文件的类型和待授权用户的资源属性集合,形成共享文件的资源属性集合;
根据所述共享文件的资源属性集合,生成属性访问控制规则;
根据所述属性访问控制规则,构建访问控制矩阵;
根据所述访问控制矩阵,构建用户与属性访问控制规则之间的多对多映射关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631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