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5196.6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5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崔帅;贺诗选;张纯波;刘来新;樊岳华;孙剑;李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22 | 分类号: | G01N1/22;G01N3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罗秀秀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囊 土壤 监测 结构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土壤气监测的技术领域,其包括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导气管端部与土壤气探头连通,监测井内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长度方向沿监测井深度方向设置,进气管上连通有气囊,气囊设置有多个,相邻气囊沿进气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土壤气探头位于相邻气囊之间,导气管贯穿土壤气探头上方所有气囊;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配套设置有多个,相邻土壤气探头位于不同深度,本申请具有通过气囊代替传统滤料,达到施工质量易于把控,同时节省填料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壤气监测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国内外专家在评估地下环境中VOCs呼吸吸入风险时,已不大推荐采用基于其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的浓度为基础进行人体健康风险评估,而更倾向于基于土壤气中VOCs实测浓度进行评定,土壤气监测井的建设也应运而生。
传统土壤气监测井的结构参照图1,采用的是在监测井成孔后,在相应深度下入有滤料9或膨润土材料,来对各个深度气体进行阻隔,即在需要监测的深度填充滤料9,由下至上依次填充有干膨润土8和膨润土泥浆81,而后再覆盖一层干膨润土8,如此反复,将需要探测的不同深度隔断开来。将土壤气探头11深入到不同深度的滤料9处,通过导气管1汲取气体,达到监测采取指定深度土中气体的目的。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因属于隐蔽工程,发明人认为存在有地下填料的密实度和深度的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同时填料量无法把控,也存在资源浪费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施工质量易于把控,同时节省填料的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气囊式土壤气监测井结构,包括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导气管端部与土壤气探头连通,监测井内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长度方向沿监测井深度方向设置,进气管上连通有气囊,气囊设置有多个,相邻气囊沿进气管长度方向间隔分布,土壤气探头位于相邻气囊之间,导气管贯穿土壤气探头上方所有气囊;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配套设置有多个,相邻土壤气探头位于不同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进气管内通气,使气囊膨胀,气囊代替传统滤料或膨润土才监测井内形成隔断,通过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向外抽气,完成土壤气的监测,气囊设置有多个且设置位置和膨胀后的厚度均可控制,对应导气管和土壤气探头也设置有多个,根据实际监测需要将土壤气探头放置在不同深度,通过气囊代替传统滤料,达到施工质量易于把控,同时节省填料的效果。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和气囊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包括锁扣、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均为圆弧状,且弧形凹面相对设置,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相互靠近的端部相互铰接,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围成的圆环环套在进气管周向外壁上,锁扣设置在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远离其自身铰接轴一端;气囊上连通有连接通道,进气管上开设有进气孔,连接通道位于进气管贯穿气囊处,连接通道远离气囊一端紧箍于连接组件和进气管外壁之间,进气孔位于气囊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通道的设置为进气管贯穿气囊提供了贯穿路径,进气管贯穿连接通道后,第一卡环和第二卡环将连接通道夹持在导气管外壁上,并通过锁扣进一步锁紧,完成气囊和导气管的拼装连接,实现根据监测位置的不同,在进气管不同位置固定气囊的效果;进气孔的设置为气囊内部后续送气使气囊膨胀提供条件;连接组件的设置使气囊和进气管之间形成快捷拼装的连接方式,操作便利。
可选的,所述进气管上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沿进气管外壁开设一周,连接组件位于环形槽内,环形槽开设有多个,相邻环形槽沿进气管长度方向间隔开设。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的设置对连接组件将连接通道与进气管外壁固定处形成阶梯状,使连接通道与进气管外壁之间的缝隙路径发生转折,增加连接通道与进气管外壁之间的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未经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51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