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代码更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4491.X | 申请日: | 2021-07-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49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5 |
发明(设计)人: | 刘炜;邵振军;卞雪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61 | 分类号: | G06F8/61;G06F8/65;G06F8/41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帆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代码 更新 方法 装置 计算机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Kubernetes平台的代码更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其中一实施例的基于Kubernetes平台的代码更新方法,包括:服务器响应于更新的代码生成更新程序包并发送至Kubernetes平台的工作节点以更新工作节点的当前运行容器;响应于当前运行容器的正常运行,代码操作平台调用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构建第一镜像文件并存储到镜像仓库中。本发明提供的代码更新方法通过将更新程序包直接发送至工作节点来更新该工作节点的当前运行容器并利用该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构建镜像文件,使得能够简化Kubernetes平台的代码更新流程,提高开发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Kubernetes平台的代码更新方法和装置、计算机设备及介质。
背景技术
DevOps(Development和Operation的组合词,中译开发运维自动化一体化)和Kubernetes(简称K8S)给IT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能。DevOps完成了从代码提交到部署的自动化,完全不再需要人为干预,从而解放了开发、运维人员。而容器化使得服务器部署更加便捷,Kubernetes对容器的治理和生命周期管理,使得容器化部署可以更安全、稳定的运行。
目前,对于生产环境,DevOps和Kubernetes的结合几乎完美,但在开发环境中,开发人员提交代码后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服务才能更新,即使仅对代码做了很少的更改,也需要DevOps与Kubernetes跑完约定好的所有流程,而在开发环境,通常并不需要服务时时刻刻都是可用的,因此为安全牺牲的这一部分时间并不值得,而且目前在DevOps和Kubernetes的约定里,并不能删除这些步骤。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至少之一,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基于Kubernetes平台的代码更新方法,包括:
服务器响应于更新的代码生成更新程序包并发送至Kubernetes平台的工作节点以更新工作节点的当前运行容器;
响应于当前运行容器的正常运行,服务器调用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构建第一镜像文件并存储到镜像仓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服务器包括代码仓库和代码操作平台,服务器响应于更新的代码生成更新程序包并发送至Kubernetes平台的工作节点以更新工作节点的当前运行容器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代码仓库的更新的代码,代码操作平台从代码仓库拉取更新的代码;
代码操作平台根据更新的代码进行编译生成更新程序包;
代码操作平台将更新程序包发送至Kubernetes平台的工作节点的本地目录,以使得本地目录根据更新程序包修改当前运行容器的底层文件。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当前运行容器的正常运行,服务器调用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构建第一镜像文件并存储到镜像仓库中进一步包括:
响应于当前运行容器的正常运行,代码操作平台调用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根据当前运行容器构建第一镜像文件;
代码操作平台将第一镜像文件存储到镜像仓库中。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响应于当前运行容器的正常运行,代码操作平台调用工作节点的应用容器引擎构建第一镜像文件并存储到镜像仓库中之后,代码更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Kubernetes平台的空闲状态,代码操作平台向Kubernetes平台的管理节点发送更新请求以更新Kubernetes平台的调度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响应于Kubernetes平台的空闲状态,代码操作平台向Kubernetes平台的管理节点发送更新请求以更新Kubernetes平台的调度信息进一步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44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