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全自动制茶机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4426.7 | 申请日: | 2021-07-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2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段连焕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制茶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制茶机,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设有炒锅,在每个支架上侧均固定连接立板,每个立板一侧均装有电机,每个电机的主轴均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每个转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立柱,每个立柱一侧均设有滑孔,每个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吊杆,两个吊杆之间装有翻炒装置。本发明的优点:将待炒制的茶叶放入炒锅内,对茶叶进行翻炒,能够不断改变翻炒装置的位置,能够将留在炒锅内部角落的茶叶翻起进行炒制,在此过程中,使得翻炒装置正反向交替自转,进一步提高了炒茶效果,对茶叶翻炒更加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茶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自动制茶机。
背景技术
茶叶作为一种著名的保健饮品,它是古代中国南方人民对中国饮食文化的贡献,也是中国人民对世界饮食文化的贡献。茶与可可、咖啡并称当今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且为世界三大饮料之首。茶叶在制作过程中,需要经过多个工序,其中翻炒为其中之一,现有的茶叶炒制机在炒制过程中,能够通过翻板拨动其内部的茶叶,虽然能够完成工作,但是由于翻炒箱本身处于静止状态,从而翻板会忽略残留在翻炒箱角落的茶叶,并且茶叶在翻炒的过程中,会粘结在一起,从而会影响炒制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全自动制茶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全自动制茶机,包括两个对应设置的支架,两个支架之间设有炒锅,在每个支架上侧均固定连接立板,每个立板一侧均装有电机,每个电机的主轴均同轴固定连接转动轴,每个转动轴远离电机的一端均固定连接立柱,每个立柱一侧均设有滑孔,每个滑孔内均滑动连接滑杆,滑杆上滑动连接吊杆,滑杆上套接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固定在立柱与吊杆之间,滑杆朝向立板的一端装有第一行走轮,在立板一侧以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圆弧凸块,第一行走轮与第一圆弧凸块相对设置,两个吊杆之间装有翻炒装置。
优选地,炒锅通过连接轴固定在支架上。
优选地,炒锅下侧装有多个环状的电加热棒。
优选地,吊杆内设有空腔,吊杆顶部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导向孔,导向孔内滑动连接导向杆,导向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行走轮,在导向杆外侧套接第二弹簧,第二弹簧固定在第二行走轮与吊杆之间,立板一侧固定连接套管,套管外侧均匀设有多个第二圆弧块,第二圆弧块与第二行走轮相对设置,在吊杆一侧设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转动孔,转动孔内转动连接转动杆,转动杆上套接齿环,齿环位于空腔内,导向杆一侧固定连接齿条,齿条位于空腔内,齿条与齿环相啮合,翻炒装置装在两个转动杆之间。
优选地,套管与转动轴同轴设置。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将待炒制的茶叶放入炒锅内,对茶叶进行翻炒,能够不断改变翻炒装置的位置,能够将留在炒锅内部角落的茶叶翻起进行炒制,在此过程中,使得翻炒装置正反向交替自转,进一步提高了炒茶效果,对茶叶翻炒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图1是全自动制茶机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视图;
图3是图2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图1的局部结构图;
图5是图4的B部放大图;
图6是图4的C部放大图;
图7是翻炒装置的基本结构图;
图8是图7的D部放大图;
图9是图7的局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段连焕,未经段连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44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拉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制茶机的翻炒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