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3312.0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5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陈家军;沈履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R13/42 | 分类号: | H01R13/42;H01R13/10;H01R24/00 |
| 代理公司: | 苏州佳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2 | 代理人: | 罗宏伟 |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插座 连接器 以及 组件 | ||
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插座绝缘本体、安装构件、端子模组以及固定构件。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收容空间。所述端子模组沿着第一组装方向组装于所述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沿着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组装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所述安装构件包括收容腔,所述固定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的第二组装方向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所述安装构件以及所述端子模组相配合,以防止所述安装构件以及所述端子模组沿与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本发明还揭示了一种具有所述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高了所述插座连接器的组装便利性,且有利于提高对所述端子模组的固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座连接器以及连接器组件,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连接器组件通常包括相互配合的插座连接器以及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通常包括插座绝缘本体以及固定于插座绝缘本体中的导电端子。然而,如何提高插座连接器的组装便利性是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组装的插座连接器以及具有该插座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插座连接器,包括:
插座绝缘本体,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收容空间;
安装构件,所述安装构件包括主体部以及延伸部,所述延伸部包括安装通道;
端子模组,所述端子模组沿着第一组装方向组装于所述安装构件且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安装通道,所述安装构件沿着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组装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所述端子模组包括导电端子,所述导电端子包括对接部;以及
固定构件;
所述安装构件包括收容腔,所述固定构件沿着垂直于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的第二组装方向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固定构件与所述插座绝缘本体、所述安装构件以及所述端子模组相配合,以防止所述安装构件以及所述端子模组沿与所述第一组装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一侧壁部,所述第一侧壁部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壁条、沿左右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条的内侧的第一抵接壁以及沿所述左右方向位于所述第一侧壁条和所述第一抵接壁之间的第一开口;所述固定构件包括第一侧部壁,所述第一侧部壁包括第一凸块,所述第一凸块包括第一底部凸块以及自所述第一底部凸块向上延伸的第一抵接凸块,所述第一底部凸块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卡持于所述第一开口中,所述第一抵接凸块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且抵接在所述第一抵接壁的外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第一侧壁,所述第一侧壁设有第一插销槽,所述第一抵接凸块向上穿过所述第一开口且插入所述第一插销槽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主体部包括第二侧壁部,所述第二侧壁部包括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侧壁条、沿所述左右方向位于所述第二侧壁条的内侧的第二抵接壁以及沿所述左右方向位于所述第二侧壁条和所述第二抵接壁之间的第二开口;所述固定构件包括与所述第一侧部壁相对的第二侧部壁,所述第二侧部壁包括第二凸块,所述第二凸块包括第二底部凸块以及自所述第二底部凸块向上延伸的第二抵接凸块,所述第二底部凸块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卡持于所述第二开口中,所述第二抵接凸块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且抵接在所述第二抵接壁的外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插座绝缘本体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相对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侧壁设有第二插销槽,所述第二抵接凸块向上穿过所述第二开口且插入所述第二插销槽中。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底部凸块沿所述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抵接凸块沿所述前后方向的宽度;所述第二底部凸块沿所述前后方向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抵接凸块沿所述前后方向的宽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未经宣城立讯精密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33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