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木塑板材加工用接料传送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2217.9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1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科达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82 | 分类号: | B65G47/82;B65G57/03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朱军 |
地址: | 242000 安徽省宣城***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材 工用 传送 装置 | ||
木塑板材加工用接料传送装置,包括可倾斜复平地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与用于加工木塑板材的挤出机直线对接,所述卸料机构的卸料侧设置有可竖直伸降地接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用于将木塑板材倾斜滑落至所述接料机构内,所述接料机构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接料机构同步竖直升降,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直线式传送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堆叠于所述接料机构内的多个木塑板材推送至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延伸至用于包装木塑板材的工段一侧。本发明无需采用人工接触木塑板材,劳动强度得以降低,采用机械式地接料和传送操作,工作效率得以提高,大大有利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塑板材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木塑板材加工用接料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木塑板材是一种主要由木材(木纤维素、植物纤维素)为基础材料与热塑性高分子材料(塑料)和加工助剂等,混合均匀后再经模具设备加热挤出成型而制成的高科技绿色环保新型装饰材料,兼有木材和塑料的性能与特征,是能替代木材和塑料的新型复合材料。
现有技术中,木塑板材由挤出机加工成型并按照规定的长度切段后,便由人工取下,并叠加放置于转运车上,再转运至包装木塑板材的工段;这种采用人工接料传送的方式,不仅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也低,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木塑板材加工用接料传送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木塑板材加工用接料传送装置,包括可倾斜复平地卸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与用于加工木塑板材的挤出机直线对接,所述卸料机构的卸料侧设置有可竖直伸降地接料机构,所述卸料机构用于将木塑板材倾斜滑落至所述接料机构内,所述接料机构上设置有推料机构,所述推料机构与所述接料机构同步竖直升降,所述接料机构的出料端设置有直线式传送机构,所述推料机构用于将堆叠于所述接料机构内的多个木塑板材推送至所述传送机构上,所述传送机构延伸至用于包装木塑板材的工段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卸料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面一侧垂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下部与所述底座之间倾斜设置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水平设置有置料板,所述置料板一端侧面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板铰接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板与所述置料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的底端通过第一耳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铰接设置,所述第一气缸的伸缩端通过第二耳板与所述置料板铰接设置,所述置料板的顶面一端沿与所述挤出机水平对接,另一端沿平行设置有挡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纵杆、横杆以及连接轴套,两个所述纵杆分别垂直间隔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外立面两侧,两个所述纵杆的端部水平固定连接有所述横杆,所述横杆的两端部均伸至对应的所述纵杆外侧,每个所述纵杆两侧的所述横杆上轴向间隙套设有所述连接轴套,所述连接轴套与所述置料板的相对的端侧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机构包括竖直设置的第三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位于所述置料板的卸料侧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板一侧相对竖直设置有第四支撑板,所述第四支撑板和所述第三支撑板两者的底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板的顶面中部沿其长边方向竖直间隔设置有多个弹簧,多个所述弹簧的顶面水平设置有同一个接料板,所述接料板的两端侧面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竖直滑动连接,所述接料板与所述木塑板材两者的尺寸相适应,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的两端面下部分别水平对称设置有挡块,所述挡块用于阻挡所述接料板向下移动;所述接料板的顶面上与其出料端相对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料机构;所述接料板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所述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接料板在空间上垂直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高度低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高度;所述第三支撑板的顶部设置为倾斜面,所述倾斜面朝向所述接料板一侧;所述第四支撑板的顶部连接有向所述接料板一侧倾斜设置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接料板的四角处分别对称设置有凸板,所述接料板同一个长边方向的两个所述凸板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竖直滑动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科达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科达美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22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FPGA的可配置数字固态配电系统
- 下一篇:铝型材翻转卸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