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及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720.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044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发明(设计)人: | 金宗川;梁振宁;曹兴国;沈蒙;孙莉;吴来杰;张静;陈琛;邓海荣;李晓飞;张晗;蔡永生;谢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E21B33/04;E21B47/12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3***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连续 原位 测试 动力 驱动 装置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部可容纳并支撑原位测试总成的钻管(22);
具有钻管夹持装置的钻进设备(2);
设于钻机之上,并可与所述钻管夹持装置一同升降的升降平台;
一端与所述原位测试总成连接并可穿入所述钻管(22)内部的电缆(14);
固定在所述升降平台之上的用于对所述电缆(14)导向的电缆导向装置;
与原位测试总成同轴,并可相对原位测试总成轴向运动的爪心向上可张开/收拢的卡爪(132);
将卡爪(132)收缩复位的卡爪收拢装置;
设于所述卡爪(132)上方,与原位测试总成同轴,且可相对原位测试总成轴向运动的滑块;
设于钻管(22)内壁,下端用于抵住所述撑开后的卡爪(132)的定位槽(2211);
当原位测试总成下放到位受到钻管(22)支撑,钻管(22)内的电缆(14)进一步松弛,滑块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移撑开所述卡爪(132)并使所述卡爪(132)上方抵住所述定位槽(22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14)与信号接收装置(24)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缆导向装置为卷扬装置(211),所述卷扬装置(211)固定于一横向的滑轨(213)上,并可随所述滑轨(213)横移,用以调整电缆(14)相对于所述钻管(22)的中心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电缆导向装置为滑轮(214),所述滑轮(214)固定于一横向的滑轨(213)上,并可随所述滑轨(213)横移,用以调整电缆(14)相对于所述钻管(22)的中心位置;所述电缆(14)依次通过所述滑轮(214)与机身卷扬装置(215)与信号接收装置(24)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缆轻型随钻原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原位测试总成(1)自下而上包括测试装置(11)、密封装置(12)、悬挂定位装置(13);
所述测试装置(11)上端与密封装置(12)的下端盖(121)固定连接;
所述密封装置(12)上端与悬挂定位装置(13)的悬挂器支架(131)下端固定连接,悬挂定位装置(13)的芯轴(135)上端与电缆承重接头(138)固定连接;所述电缆承重接头(138)直接与所述电缆(14)中部固定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有缆轻型随钻原位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装置(12)的下端盖(121)与电缆接头密封筒(122)固定连接,电缆接头密封筒一侧开口,提供电缆接头操作空间。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连续随钻原位测试动力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挂定位装置(13)的悬挂器支架(131)与上端盖(133)固定连接,卡爪(132)通过卡爪销轴(1321)固定于悬挂器支架(131)下部铰耳位置,卡爪收拢装置(134)使得卡爪无外力作用时保持收拢状态,芯轴(135)内插通过上端盖(133)悬挂器支架(131)可上下自由滑动,滑块(136)固定于芯轴(135)外侧,且位于上端盖(133)下方,弹簧(137)置于滑块(136)和上端盖(133)之间,电缆承重接头(138)外套固定于芯轴(135)上端;
当原位测试总成(1)受电缆(14)提拉时,弹簧(137)处于压缩状态,当原位测试总成(1)下放至定位台阶(2212)时,自重及弹簧(137)回弹作用使滑块(136)、芯轴(135)和电缆承重接头(138)整体向下移动,其中滑块(136)下落推动卡爪(132)张开,张开的卡爪(132)可抵在定位槽(2211)中;
当测试完成提拉电缆时,滑块(136)、芯轴(135)和电缆承重接头(138)相对于悬挂器支架(131)整体向上移动,弹簧(137)压缩,滑块(136)与卡爪(132)脱离,卡爪(132)因卡爪收拢装置(134)作用收回,脱离定位槽(221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72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有添加剂喷口的煤粉锅炉一次风粉喷口
- 下一篇:一种微生物发酵罐内部搅拌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