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31538.7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53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男;刘斌;吴杭哲;厉健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3/02 | 分类号: | B62D3/02;B62D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59 | 代理人: | 林波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汽车 人机 协同 转向 输入 装置 | ||
1.一种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驾驶人输入箱(1),所述驾驶人输入箱(1)内设置有主动滚轮(11)、从动滚轮(13)以及套设于所述主动滚轮(11)及所述从动滚轮(13)上的传动带(12);所述主动滚轮(11)及所述从动滚轮(13)分别连接转向管柱(6)及第一输入轴(7),所述转向管柱(6)用于供驾驶人输入转向转矩,所述转向管柱(6)及所述第一输入轴(7)均穿设于所述驾驶人输入箱(1)上;所述驾驶人输入箱(1)中设置有能量回收单元,以回收所述传动带(12)回转产生的能量;
机器输入箱(2),所述机器输入箱(2)内设置有电动机(46),所述电动机(46)连接摩擦轮组,所述摩擦轮组连接有第二输入轴(8);所述机器输入箱(2)内设置有速度监测器(52),所述速度监测器(52)能检测机器转向输入速度并在速度过快时报警;
耦合箱(3),所述耦合箱(3)内设置有摩擦带(65),所述摩擦带(65)一端的左右两侧套接在所述第一输入轴(7)及所述第二输入轴(8)上,所述摩擦带(65)的另一端连接总输出轴(69);
固定箱(4),用于将所述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固定于车厢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单元包括:
运动臂(16),固定于所述传动带(12)上;
位移磁铁(22),与所述运动臂(16)抵接,能在所述运动臂(16)的推动下移动;
斜导体,设于所述位移磁铁(22)的上方且连接能量回收电路,当所述运动臂(16)在所述传动带(12)的带动下移动时,推动所述位移磁铁(22)移动,所述位移磁铁(22)磁感线切割所述斜导体以实现磁生电,感应电流经过能量回收电路进行回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能量回收电路包括:
二极管和蓄电池(36),所述二极管及所述蓄电池(36)与所述斜导体串联以形成能量回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滚轮(13)同轴连接有第一锥齿轮(14),所述第一输入轴(7)与所述从动滚轮(13)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锥齿轮(15),所述第一锥齿轮(14)与所述第二锥齿轮(15)啮合,以使所述从动滚轮(13)与所述第一输入轴(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轮组包括第一摩擦轮(39)、第二摩擦轮(40)以及第三摩擦轮(50);所述第二摩擦轮(40)与所述电动机(46)连接,所述第一摩擦轮(39)及所述第三摩擦轮(50)均与所述第二摩擦轮(40)接触,所述第一摩擦轮(39)与所述第二输入轴(8)连接;所述速度监测器(52)设于所述第三摩擦轮(5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入轴(8)与所述第一摩擦轮(39)连接的一端设置有第三锥齿轮(37),所述第一摩擦轮(39)同轴连接有第四锥齿轮(38),所述第三锥齿轮(37)与所述第四锥齿轮(38)啮合;
所述第二摩擦轮(40)同轴连接有第五锥齿轮(41),所述电动机(46)连接有传动轴(43),所述传动轴(43)的末端设置有第六锥齿轮(42),所述第五锥齿轮(41)与所述第六锥齿轮(42)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汽车人机协同转向输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监测器(52)包括:
速度监测器(52)外壳,设于所述第三摩擦轮(50)上;
第二回位弹簧(53),其一端与所述速度监测器(52)外壳靠近所述第三摩擦轮(50)轮心的一端连接;
离心块(54),与所述第二回位弹簧(53)的另一端连接;
顶杆(55),与所述离心块(54)连接;
可动导体板(56),与所述顶杆(55)连接;
报警电路,所述可动导体板(56)能控制所述报警电路的通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53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