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1114.0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66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游伟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13/70 | 分类号: | H01H13/70;H01H13/83;H01H13/84;H01H13/86;G06F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520 重庆市合***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键盘 及其 背光 模组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其中发光触控键盘包含触控感应层、多个键帽及背光模组。多个键帽排列于触控感应层上方并可相对于触控感应层上下移动。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触控区于触控感应层上的投影与触控感应层的感应区相同。发光触控键盘可通过背光模组以选择性地对应触控区提供背光。实际应用中,背光模组可包含导光结构及至少光源,利用导光结构对着对应触控区的多个键帽提供背光。或是背光模组可包含多个光源,位于对应触控区的多个键帽下方。每一个光源对应一个键帽,以提供对应键帽背光。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触控键盘,尤指一种发光触控键盘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一般广泛使用的人机输入装置主要为键盘与鼠标。一般笔记型计算机或平板计算机皆有触控板或是荧幕可触控,故可省去鼠标。桌上型计算机或是智慧电视原则上仍需鼠标。对此,市面上已有结合触控功能的键盘,以减少外接装置的数量。又,配备此类键盘的笔记型计算机可省去触控板,增加下盖配置弹性,例如加大键帽,配置朝上扩音的喇叭等。此类键盘(或称触控键盘)能感应使用者于键帽上的移动以作为触控输入,按键本身亦可为使用者按压以作按键输入。触控键盘在功能切换时(例如在按键模式与触控模式间的切换),触控键盘本身原则上不会有明显的指示,使得使用者需猜测触控键盘目前的模式以能正确使用,造成操作上的不便。此外,触控键盘可能非所有按键均会参与触控感应,故若非触控键盘本身有醒目标示或使用者特别记住,使用者原则上无从知悉触控感应的范围,此亦造成操作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触控键盘及其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问题。
因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触控键盘中,该触控键盘具有多个键帽并于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背光模组包含:
导光结构,具有第一出光面,该第一出光面具有轮廓,与该触控区的轮廓匹配;以及
至少一个第一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
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一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二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导光结构具有第二出光面,与该非触控区的轮廓匹配,该至少一个第二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二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非触控区的多个键帽。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导光结构包含第一导光片及与该第一导光片水平相邻的第二导光片,该第一导光片与该第二导光片间具有介质,该介质的折射率大于该第一导光片及该第二导光片的折射率,该第一导光片形成该第一出光面,该第二导光片形成该第二出光面。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二导光片围绕该第一导光片。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还包含至少一个第三光源,邻近该导光结构设置,其中该至少一个第三光源发射的光线进入该导光结构并经该导光结构导引以自该第一出光面射出该导光结构,照射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该第一光源及该第三光源发射不同色的光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光源与该第二光源发射相同色的光线。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背光模组包含多个第一光源,该多个第一光源位于该第一出光面的同一侧且以不同方向发射光线。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触控键盘中,该触控键盘具有多个键帽并于该多个键帽的顶面上定义触控区及非触控区,该背光模组包含:
多个第一光源,位于对应该触控区的多个键帽下方,每一个第一光源对应一个键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达方电子有限公司;达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111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