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减震斜簧及鞋垫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0597.2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9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 发明(设计)人: | 杨建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怡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F1/02 | 分类号: | F16F1/02;F16F3/02;A43B17/06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科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4 | 代理人: | 梁鑫洋 |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减震 鞋垫 | ||
本发明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斜簧及鞋垫,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弹簧单元,弹簧单元由弹性线材通过折弯处理形成,弹簧单元具有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与置于前侧的上支撑部连接,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与置于后侧的下支撑部连接,第二缓冲部的第一端与上支撑部连接,第二缓冲部与后侧相邻的弹簧单元的下支撑部连接;第一缓冲部和上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和下支撑部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在纵向方向上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均与物件接触并对物件进行支撑,使得物件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鞋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震斜簧及鞋垫。
背景技术
为适应用户的需要,鞋类的设计一直在持续地发展,以寻找和确定能够为人们提供最佳舒适的技术方案。如果鞋子没有良好的减震结构来缓冲冲击,那么人在运动特别是快跑时,双脚一定会感到疲惫,无法保持速度和耐力,同时会冲击脊柱和大脑,对健康造成损伤,给生活带来不小的烦恼。为了解决该问题,目前市面上推出了一种具有减震的鞋子,通常需要在鞋底设置减震装置来实现对弹跳的缓冲。具体的方式是通过在鞋底或者鞋垫上设置气垫或柔性材料来达到缓冲的效果,气垫和柔性材料的缺点都是实效期短,长时间穿着后会发生变形,失去弹性而不能保证缓冲效果。而另外一种具有减震的鞋子需要在鞋底设置多个弹簧来达到缓冲的效果,但这类型的鞋子由于弹簧的稳固性不够好,容易损坏,且易造成受力不均匀,舒适度不够好的温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斜簧及鞋垫,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鞋底或者鞋垫缓冲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减震斜簧,包括多个依次设置的弹簧单元,所述弹簧单元由弹性线材通过折弯处理形成,所述弹簧单元具有第一缓冲部、第二缓冲部和前后间隔设置的上支撑部和下支撑部,所述第一缓冲部的第一端与置于前侧的所述上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二端与置于后侧的所述下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的第一端与所述上支撑部连接,所述第二缓冲部与后侧相邻的所述弹簧单元的下支撑部连接。
可选地,各个所述弹簧单元的上支撑部间隔分布形成上支撑面,各个所述弹簧单元的下支撑部间隔分布形成下支撑面,所述上支撑面和所述下支撑面平行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往前侧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缓冲部与所述下支撑面之间的夹角取值范围为5°~85°。
可选地,所述弹簧单元的最大数量等于静置状态的所述减震斜簧的外径总长度除以所述弹性线材的线径,所述弹簧单元的最小数量为三。
可选地,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簧单元的第一缓冲部之间设有第一避空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弹簧单元的第二缓冲部之间设有第二避空空间。
可选地,所述第一缓冲部、所述第二缓冲部、所述上支撑部和所述下支撑部均呈杆状结构设置,各个所述第一缓冲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各个所述第二缓冲部之间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缓冲部的长度。
可选地,所述第二缓冲部呈弧形结构设置,所述第二缓冲部往远离或者靠近所述第一缓冲部的方向凹陷设置。
可选地,所述上支撑部上设有与穴位相对应的焊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减震斜簧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外部物件或者人体与减震斜簧接触,减震斜簧受到外界的载荷,各个弹簧单元之间的间距变小,上支撑部往靠近或者远离下支撑部的方向运动,第一缓冲部和上支撑部之间以及第一缓冲部和下支撑部之间产生扭动,弹簧单元通过弹性变形储存变形能,从而在纵向方向上实现缓冲减震效果;各个上支撑部均与物件接触并对物件进行支撑,使得物件各处受力均匀,提高减震斜簧的整体支撑效果和缓冲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的一种鞋垫,包括上述减震斜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怡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怡品五金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5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