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汇流排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30484.2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4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 发明(设计)人: | 郑美媛;黄建;李晓斌;肖中卓;郑欢;关平;李勇;胡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H01R25/16 | 分类号: | H01R25/16;H01B5/02;H01R13/40;H01R13/5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74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大功率 伺服 控制器 汇流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汇流排,包括正汇流排(1)、负汇流排(5)、上绝缘立柱(3)、下绝缘立柱(2)、绝缘体(4)与绝缘支座(6);正汇流排(1)用于将元器件正极连接导通,负汇流排(5)用于将元器件负极连接导通;正汇流排(1)、负汇流排(5)各自伸出若干管脚,用于导通元器件为其供电;绝缘体(4)用于将正汇流排(1)与负汇流排(5)分隔开,防止不同极汇流排相连造成短路;上绝缘立柱(3)、下绝缘立柱(2)成对使用,对汇流排进行支撑与固定;绝缘支座(6),对汇流排端部的管脚进行支撑与固定,绝缘支座(6)上开孔用于与主壳体连接固定。本发明简化走线、节约成本、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天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伺服控制器的可靠汇流排。
背景技术
随着航天器控制技术向着高精度、智能化发展,控制器内部的元器件越来越多,走线也愈加复杂,在准备工作中,由线缆的制作所带来的时间成本、价格成本、人工成本以及可靠性问题均不容忽视,过多过长的线缆还会为系统附加额外的电阻与电感,导致电气回路无法达成预期的功能,在使用大容值电容等环境中尤其明显。同时大量接线端子占用大量空间,在控制器内焊线更加难以实现,无法适应控制器内部复杂的安装环境。此外使用线缆极其难以实现一对多的电气连接方式。在装配过程中,复杂的接线工作对装配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即便如此也存在很高的接线错误的风险,元器件的损毁以及控制器的失效将带来更高的研制成本。多股线缆集成后的外径难以估计,使得在前期设计中很难精确地给线缆预留位置与路径,极易导致安装中线缆的拥挤与小半径弯折,两者都容易导致线缆的损坏,为系统带来极高的不可靠性因素。
为此,提出一种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高可靠汇流集成技术,可实现复杂伺服控制器下内部元器件之间的导通,符合工业化设计与制造。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的汇流集成排,简化走线、节约成本、可靠性高。
一种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汇流排,包括正汇流排1、负汇流排5、上绝缘立柱3、下绝缘立柱2、绝缘体4与绝缘支座6;
正汇流排1用于将元器件正极连接导通,负汇流排5用于将元器件负极连接导通;正汇流排1、负汇流排5各自伸出若干管脚,用于导通元器件为其供电;
绝缘体4用于将正汇流排1与负汇流排5分隔开,防止不同极汇流排相连造成短路;
上绝缘立柱3、下绝缘立柱2成对使用,对汇流排进行支撑与固定;
绝缘支座6,对汇流排端部的管脚进行支撑与固定,绝缘支座6上开孔用于与主壳体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绝缘体4位于负汇流排5的凹槽内,正、负汇流排5的管脚在同一平面;负汇流排5的底面中心线上顺次安装下绝缘立柱2,通过下绝缘立柱2上的止口与负汇流排5底面中心线上的孔进行配合与定位。
进一步地,正汇流排和负汇流排的一端分别设置引出端,该引出端具有至少2个管脚,用于外部引线连接。
进一步地,绝缘支座6的螺纹孔与负汇流排5引出端部处的管脚对应设置;正汇流排1根据绝缘体4的孔位以及绝缘支座6的螺纹孔对应设置;沿正汇流排1的顶面中心线上安装上绝缘立柱3,通过上绝缘立柱3上的止口可与正汇流排1顶面中心线上的孔进行配合与定位。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高压大功率伺服控制器中元器件之间走线复杂的问题,简化了装配工艺,优化了控制器内部空间,良好的工业化设计便于产品批量生产;
本发明通过结构设计的办法,减少了不必要的线缆制作,节约了在准备工作过程中由于线缆制作造成的时间成本、价格成本与人工成本,提高了效率;
本发明通过绝缘设计将正负极电流通路分隔开来,避免了接线错误以及线缆与接线端子接触不良等问题,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未经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48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