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30367.6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7 |
发明(设计)人: | 陈德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天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8/00 | 分类号: | A01G18/00 |
代理公司: | 成都创新引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49 | 代理人: | 柴越 |
地址: | 61163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侵染 蝙蝠 幼虫 冬虫夏草 增殖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冬虫夏草培育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集天然菌株;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20℃,RH85‑9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4)子囊壳采集:子囊壳发育饱满、子囊突出时,采收子囊壳;5)子囊壳种植:将步骤4)采集得到的子囊壳种植在盛有深度为1‑2cm的纯水的收集盒中上,将收集盒置于温度为18‑20℃,RH65‑7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6)菌种收集:将培养液集中收集;本发明的增殖方法有效地减少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达到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同时保护天然菌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冬虫夏草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
背景技术
冬虫夏草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sienesis(Berkeley)Saccardo)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蝠蛾属(Hepialus)幼虫上的子座及蝠蛾幼虫尸体的复合体,蝙蝠蛾幼虫被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感染,菌丝充满整个虫体组织,结成坚硬的假菌核,在冬季低温干燥土壤内保持虫形不变达数月之久(冬虫),待夏季温湿适宜时从菌核长出棒状子实体(子座)并露出地面(夏草),因此得名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材之一,性平味甘,具有补肺益肾的功效。野生的冬虫夏草仅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高原草甸等高寒植被中,由于近年来过度采挖使其产量下降。
目前,冬虫夏草培养研究中,分生孢子的研究至关重要,冬虫夏草菌分生孢子研究中的主要困难是分生孢子产量少、周期长,使人工培养获得分生孢子数量少,加重冬虫夏草培养过程中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如何通过培养获得大量分生孢子,已逐渐成为冬虫夏草培养研究中的热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减少对天然菌种的采集和依赖,达到降低企业投入成本,同时保护天然菌种。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侵染蝙蝠蛾幼虫的冬虫夏草菌的增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集天然菌株;
2)预处理:用水清洗步骤1)中采集得到的菌株,晾干子座表面水分,备用;
3)假植:将预处理好的菌株种植在盛有含水量为60%的无菌椰糠的种植盒中,将种植盒置于18-20℃,RH85-9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4)子囊壳采集:子囊壳发育饱满、子囊突出时,采收子囊壳;
5)子囊壳种植:将步骤4)采集得到的子囊壳种植在盛有深度为1-2cm的纯水的收集盒中上,将收集盒置于温度为18-20℃,RH65-70%的洁净房中进行培养;
6)菌种收集:每日下午集中收集步骤5)种植培养后的培养液,置于10kg的菌种暂存桶中,开启增氧泵,在18-20℃的洁净房中放置3天;
7)菌种保存:将步骤6)中放置3天后的菌液与湿度为65%的营养土进行混合,再放置于4℃左右的冰箱中进行保存。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天然菌株采集的标准为子囊壳长度≧3cm,子囊壳直径≧3mm,子座无病虫害,无凹陷,无断裂或折痕。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水的温度控制在≦20℃,所述洁净房温度≦20℃。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无菌椰糠的制作方法为将椰糠置于50kw微波灭菌30min得到无菌椰糠。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假植的具体要求为:菌株的株行距为3*3cm,子座不相互重叠挤压,每日通风换气2次,光照强度为800-1000lux。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天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天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303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