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识别确认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9721.3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25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 发明(设计)人: | 蔡毅辉;陈明君;贾艺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洛斯普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Q30/00 | 分类号: | G06Q30/00;G06Q30/06;G06K9/32;G06K9/62;G06F16/901;G06F16/906;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上 商品 身份 唯一 识别 确认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识别确认系统,涉及商品信息识别领域。首先要收集品牌信息,构建品牌数据库,然后通过访问商品链接识别商品,所述步骤S40建立商品对应表时,独热编码作为唯一识别的编码与商品链接对应,系统识别编码及识别商品本身属性。本发明通过建立商品品牌及属性词表,有利于转化为独热编码,从而组合确认商品的唯一性,促使整个系统便于使用,工作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商品信息识别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识别确认系统。
背景技术
商品属性是指商品本身所固有的性质,是商品在不同领域差异性(不同于其他商品的性质)的集合。也就是说,商品属性是商品性质的集合,是商品差异性的集合。商品在每个属性领域所体现出来的性质在商品运作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地位不同、权重不同。呈现在消费者眼前的商品就是这些不同属性交互作用的结果。
将原始的未经统一标准化的数据经过多种特定规则加工整理汇总后得到品类、品牌、商品等相关信息,确定商品的各种属性(特征值),来确定商品的唯一性,可用于完善公司供应链金融风控模型在商品准入、商品估值、动态跟踪采购、质押商品价格变动等场景的判断精度并及时预警,有效提升整体风控模型对风险把握以及贷中监管预警能力,因此,需要一种能够识别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的系统。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识别确认系统,能够对线上商品的身份进行唯一性确认,工作效率高,节省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线上商品身份唯一性识别确认系统,其特征在于:首先要收集品牌信息,构建品牌数据库,然后通过访问商品链接识别商品,具体步骤为:
步骤S10:首先对商品品牌及商品属性等信息收集,对信息进行人工核对、标记,构建品牌及属性词表数据库,根据词表的品牌或属性特征生成独热编码,供系统进行查询;
步骤S20:在系统内输入商品链接或推荐系统信息,系统访问商品链接详情页,通过信息提取器提取线上商品信息,将商品主要信息:品牌、子品牌、重量、产地等属性信息提取并进行统一化处理;
步骤S30:将上一步提取的商品信息返回给系统中,根据系统中已经建立的词表将商品信息转为对应的独热编码,首先建立品牌的独热编码,然后根据将能够描述商品最基本的信息的转换为对应的独热编码;能够描述商品的基本信息的属性不同,属性信息对应的独热编码的词表不同,独热编码表的长度不同,若有信息缺失,则使用缺省值填补;
步骤S40:将生成的独热编码进行组合,词表中存储的各类属性信息是无序的,通过循环神经网络计算属性对商品特征描述的权重,将商品信息的独热编码由商品特征的权重由高到低排列,将品牌独热编码和商品独热编码组合,生成商品唯一编码,并与对应的链接建立对应表,确认商品身份唯一识别有效性,并录入系统中。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0中构建品牌及属性词表的具体过程为:
步骤S101:在商品销售网站上爬取商品的品牌及属性信息,包括商品品牌、子品牌、产地、重量等属性分类,建立表格,并记录品牌及属性信息的索引;
步骤S102:通过人工对表格进行校准,使品牌下的属性分类正确、属性完备:1)品牌的属性信息能够对品牌特征达到最基本的信息描述;2)每种属性下子分类能够对属性进行信息描述;
步骤S103:使用校准后的数据建立产品的词表,分别按属性的子分类建立独热编码,使每一个单独属性具有唯一的编码,当需要扩充词表时,按照子分类对属性描述的权重插入到词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的信息提取器包括标题提取器A201、文字描述提取器A202、图片描述提取器A203,信息提取器具体工作步骤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洛斯普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洛斯普新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7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