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9279.4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771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楚牧晨 | 申请(专利权)人: | 楚牧晨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K36/90;A61K9/06;A61K47/44;A61P17/00;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间擦疹 中药 膏剂 | ||
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解决了临床治疗间擦疹,疗效不明显,治愈率低,患者痒痛苦大的难题,采用大黄、苦参、白芷、红花、紫花地丁、连翘、地榆、白芨、土茯苓、鱼腥草、黄连、克冰片、蜂腊、香油以上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止痒之功效,止疼迅速效果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有效率达99%以上,对治疗间擦疹效果显著,有效率达98%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
背景技术
间擦疹又称间擦红斑或褶烂,是腋窝、乳房下、腹股沟、肛周等皱褶部位因摩擦、多汗及湿热引起的一种皮炎,常见于婴幼儿和肥胖成人。本病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并且常继发感染,引起念珠菌性间擦疹或细菌感染。目前临床治疗间擦疹,主要以外用收敛止痒消炎的药物,如外用炉甘石洗剂、鞣酸软膏等药物,这类药物疗效不明显,治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用药合理、直达患处、无毒副作用专业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包括以下重量份数的中草药:大黄8-10克, 苦参8-10克,白芷8-10克,红花13-15克,紫花地丁8-10克,连翘8-10克, 地榆8-10克,白芨8-10克,土茯苓10-12克,鱼腥草10-12克,黄连8-10克 冰片25-30克,蜂腊45-50克。
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它是由以下重量分数的原料制备而成:大黄 8-10克,苦参8-10克,白芷8-10克,红花13-15克,紫花地丁8-10克,连翘 8-10克,地榆8-10克,白芨8-10克,土茯苓10-12克,鱼腥草10-12克,黄 连8-10克冰片25-30克,蜂腊45-50克。
一种治疗间擦疹的中药膏剂,制作工艺是:
步骤1、按重量称取大黄、苦参、白芨、红花、紫花地丁、连翘、地榆、白芷、土茯苓、黄连。
步骤2、把大黄,苦参,白芷,紫花地丁,连翘,地榆,放入1000克香油中加热到90度,保持9分钟然后捞出备用。
步骤3、在90度的香油中再放入白芨、土茯苓、鱼腥草、红花,黄连、加热7分钟取出,在热香油中再加入45-50克的蜂腊,等蜂腊溶解后再静止停10 分钟,而后加入冰片25-30克,常温放置至少十小时后既得膏剂。
本发明所用的中药的药性如下:
大黄: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苦参:苦,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功效,清热燥湿,止痒。
白芨:苦、甘、涩,微寒。归肺、胃、肝经。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红花:辛,温。归心、肝经。活血通经,散瘀止痛。
紫花地丁:苦、辛,寒。归心、肝经。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地榆:苦、酸、涩,微寒。归肝、大肠经。凉血止血,解毒敛疮。
白芷:辛,温。归肺、胃、大肠经。解表散寒,祛风止痛,燥湿止带。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毒,除湿。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功效,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黄连:苦,寒。归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楚牧晨,未经楚牧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27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