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9180.4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08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郑央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44B11/02 | 分类号: | B44B11/02 |
代理公司: | 深圳众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545 | 代理人: | 王金 |
地址: | 32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合 使用 瓯塑塑形 刀具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属于瓯塑制作工具技术领域,该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包括刀座,所述刀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装刀槽,所述装刀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刀结构,本塑形刀具的刀片通过卡刀结构固定在刀座内的装刀槽中,在安装刀片时,先向粘结固定板方向压紧压板使卡刀结构内的支撑弹簧收缩,然后将刀片上的连接孔对准装刀杆插入,然后松开压板使得支撑弹簧伸展,然后使压板上的三角卡块对准刀片上的三角槽插入,从而将刀片固定,然后在固定插槽内插入限位挡片,防止在使用刀具时,刀片移位,这样将刀片单独的固定安装,在一个刀片损坏时,更换新的备用刀片,从而避免直接更换整个刀具,减少浪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瓯塑制作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
背景技术
瓯塑是流传于浙江省温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塑作艺术,由中国传统漆艺中的堆漆工艺发展而来,因起源于浙南瓯江流域而得名。两宋时期,温州曾是传统漆艺的重镇,以漆灰堆出花纹的堆漆工艺在这一带颇为流行,民间俗称为“堆起门”,应用于庙宇、民居、家具及嫁妆等的装饰。明清以后,堆漆在温州得到较大发展,形成了“隐起措金”“隐起措漆”“隐起措”三个瓯塑工艺品种,在堆漆的基础上贴金、髹色漆、髹色油。瓯塑色彩丰富、表现力和附着力强,逐渐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装饰手段。
瓯塑塑形刀具为瓯塑当中最主要、使用最频繁的雕刻工具,用于雕刻花瓣、松针及人脸五官等,其包括杆体及固定于杆体端部的刀片,根据刀片的数量分为一把刀、三联刀、四联刀等,根据刀片的种类分为弯头刀、松针刀、骨刀及钢刀等等。在使用多联刀时,如果其中一把刀片产生损坏或者下部握把损坏,将对画作有严格要求的手工艺人只能将整把刀具放弃,对使用成本及材料造成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使用多联刀时,如果其中一把刀片产生损坏或者下部握把损坏,将对画作有严格要求的手工艺人只能将整把刀具放弃,对使用成本及材料造成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包括刀座,所述刀座的上表面开设有装刀槽,所述装刀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刀结构,所述装刀槽内壁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装刀杆,所述装刀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刀片,所述装刀槽内壁的一侧开设有固定插槽,所述固定插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挡片,所述刀片的一侧面开设有三角槽,所述卡刀结构的一侧面开设有三角卡块,所述刀座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锥型连接台,所述锥型连接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块和卡接结构,所述限位块和卡接结构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握把的外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左连接杆和右连接杆,所述左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环,所述右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柱。
为了使得该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达到安装伸缩杆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锥型连接台的下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环,所述安装槽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伸缩杆。
为了使得该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达到插入限位插板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握把的上表面开设有矩形限位槽,所述伸缩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插板,所述限位插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挡环。
为了使得该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达到固定刀片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卡刀结构包括粘结固定板、支撑弹簧、压板和凸板,所述装刀槽内壁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粘结固定板,所述粘结固定板的一侧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凸板。
为了使得该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达到安装握把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座、复位弹簧和卡接头,所述锥型连接台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卡座,所述卡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卡座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卡接头。
为了使得该一种组合使用的瓯塑塑形刀具达到方便保护刀头的效果,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装刀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保护块,所述保护块的材料为海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1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冷却太阳能薄膜电池的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街头普法宣传的智能穿戴式演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