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9123.6 | 申请日: | 2021-07-2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1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 发明(设计)人: | 辛永光;欧宏森;蓝炳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泰隆环保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1D5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卓茂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62 | 代理人: | 许冲 |
| 地址: | 5285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一体化 生活 污水处理 装置 及其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集水池、污泥池、调节池、反硝化槽、厌氧槽、MBR膜反应槽、清水槽、出水泵、反洗泵、保安过滤器、水质处理器、高杆灯和臭气处理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预处理;步骤二,反硝化;步骤三,厌氧;步骤四,硝化;步骤五,MBR膜处理;步骤六,臭气处理。本发明达到了可以在高溶剂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的目的,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降低处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污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
在污水处理系统中,传统活性污泥法中的污泥容易出现膨胀现象,同时针对污水中的悬浮物、细菌以及病毒无法完全去除,而且处理系统中所产生的污泥产量较高,不仅提高了污泥的处理费用,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现象较为严重,不仅提高了处理成本,同时增加了整个处理系统的运行负担。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达到了可以在高溶剂负荷、低污泥负荷下运行的目的,降低了污泥处理费用,由于微生物被完全截流在生物反应器内,从而有利于增殖缓慢的微生物如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有利于难降解有机物降解效率的提高,降低处理成本。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一体化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格栅集水池、污泥池、调节池、反硝化槽、厌氧槽、MBR膜反应槽、清水槽、出水泵、反洗泵、保安过滤器、水质处理器、高杆灯和臭气处理系统,所述格栅集水池通过提升泵与调节池固定连通,所述污泥池位于格栅集水池和调节池中间,所述格栅集水池通过管道与污泥池连通,所述调节池通过提升泵与反硝化槽固定连通,所述反硝化槽与厌氧槽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所述厌氧槽的右侧与MBR膜反应槽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槽的右侧与清水槽通过管道固定连通,所述MBR膜反应槽的出水端通过污水管道与出水泵固定连通,所述出水泵的出液端通过污水管道与水质处理器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所述水质处理器的出液端与清水槽的进液端固定连通,所述清水槽的出液端通过反洗管道与反洗泵固定连通,所述反洗泵的出液端与保安过滤器固定连通,所述保安过滤器的进液端与MBR膜反应槽的出液端处于连通状态,所述反硝化槽和厌氧槽的出气端通过风机与臭气处理系统连通,所述臭气处理系统固定安装在高杆灯上。
进一步地,所述格栅集水池的内部设置有粗细的回转式机械格栅用以去除除较大的悬浮物,如树叶、杂草、木块以及废塑料,保护水泵的正常工作,内部装配有液位控制器,所述格栅集水池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地下式,调节水量为300m3/d,外形尺寸为4.0m×1.0m×3.75m,有效容积为12m3。
进一步地,所述污泥池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污泥泵,污泥泵通过管道连通有排污设备,所述反硝化槽和MBR膜反应槽所产生的污泥由污泥管与污泥池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池用以储存废水,调节水质水量,所述调节池的结构形式为钢筋混凝土地下式,调节水量为300m3/d,外形尺寸为7.0m×5.0m ×3.75m,有效容积为105m3,停留时间为8.4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泰隆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泰隆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91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