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7878.2 | 申请日: | 2021-07-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58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徐关平;叶傲;郝瑞林;刘大伟;卢三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26 | 分类号: | H04L12/26;H04J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大紫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8 | 代理人: | 黎飞鸿;冯振华 |
地址: | 518035 广东省深圳市华富街道莲花一***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处理 方法 系统 | ||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应用于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其中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将引起传输时延的各个因素作为传输时间整体,并通过简单测量方式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以及基于两组传输时间获取延时关系式,以准确地获得数据传输中的延时值。通过本申请的处理方案,可准确地获取传输中的延时值,以便对传输进行精确的延时控制,使得时间窗口精确对齐,提高了通信效率,保障设备具有较长寿命。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物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被部署作为物联网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通常收发双方采用“唤醒传输-空闲休眠”通信方式,以约定的时间窗口进行通信,因而时间窗口的对齐成为保障通信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目前,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的功能趋于强大,同时也趋于复杂化,以及数据需要通过外设接口在各子系统中流转,加上设备内部软件的运作机制的影响等,这时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外设接口进行数据传输时存在较大时延。
现有方案中,为兼容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内各子系统的时延,往往在无线通信协议中进行折中处理,如拓宽无线接收窗口、增加等待时间等,但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往往由于硬件和软件的差异,设备中各子系统之间通过外设接口进行数据通信的时延可能仍然各有不相同,同时降低了系统兼容性。显然,这样的折中处理方案仍不能保障各个收发时间窗口的对齐。
还有,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设备通常采用电池供电,以阵列的方式部署,数量众多,绝大多数处于无人照看的状态,使用寿命一般由电池寿命决定,因而前述折中处理还增加了设备功耗,缩短了设备使用寿命。
因此,亟需一种新的数据传输处理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及系统和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可准确地获得待传输数据对应的时延。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时延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至少两组不同长度数据的传输时间,所述传输时间为所述第一子系统将数据传输至所述第二子系统所花费的时间;
根据两组所述传输时间,确定所述第一子系统向第二子系统进行数据传输时的延时关系式:T = tc×n + C,其中tc为单个字节的传输时间,n为传输数据的字节数量,C为常量,T为n个字节的数据传输的总时间;
其中,获取一组所述传输时间的步骤包括:
当按预设的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第一数据状态变化为第二数据状态时,将第一字节数量长度的第一测试数据向所述第二子系统传输,并记录数据传输的起始时间点;
当按所述第一传输策略确定所述第二接口由所述第二数据状态变化为所述第一数据状态时,记录数据传输的终止时间点;
计算所述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其中第一字节数量的第一测试数据对应的传输时间为本次记录所得的所述终止时间点与所述起始时间点之间的时间差。
本说明书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第一子系统,所述第一子系统通过第一接口向第二子系统传输数据,所述第一子系统与所述第二子系统之间还通过第二接口连接;
所述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翱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78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