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止海绵钛钛坨曝空的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6725.6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70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 发明(设计)人: | 刘正红;尤俊杰;尹世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李现艳 |
| 地址: | 471000***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止 海绵 钛钛坨曝空 装置 | ||
本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海绵钛钛坨曝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罩体及设置在罩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固定在地埋铁上,该罩体包括罩体本体及设置在罩体本体上方的盖体,罩体本体上开设有抽气孔和充气孔,罩体本体底面的外周设置有连接法兰Ⅰ,底座顶面的外周设置有连接法兰Ⅱ,罩体本体与底座通过连接法兰Ⅰ与连接法兰Ⅱ相连,连接法兰Ⅰ与连接法兰Ⅱ间设置有密封条。本专利解决了钛坨曝空对海绵钛质量的影响,也解决了钛坨曝空时自然或人为带入的异物,从而降低后期人工挑拣异物的工作强度,防止因质量恶化而影响产品判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色金属冶炼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海绵钛钛坨曝空的装置。
背景技术
海绵钛是由精镁和四氯化钛发生还原反应生成的,同时生成副产品氯化镁,氯化镁再电解生成精镁和氯气,氯气与富钛矿反应生成四氯化钛,精镁和四氯化钛又用于生产海绵钛,由此形成一个闭式循环。精镁和四氯化钛的还原反应是在反应釜内进行的,蒸馏后的海绵钛呈“带帽近似圆柱形”,称之为钛坨,钛坨需切割破碎成0.83~25.4mm粒度的钛块后包装入桶。
钛坨在切割破碎前往往曝空存放,暴露在空气中的钛坨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影响产品质量。钛坨的保护需要用大型防护罩将钛坨整体罩住,经过抽空后避免与空气接触,再充入氩气进行保护。钛坨密封罩整体是由不锈钢板材制作而成的钛坨状罩子,密封罩分上下两部分组成,下部为圆柱型底座,上部为钛坨状罩体,罩体自重比较大,由自身重量加上特殊的密封材料可达到密封效果。密封材料为天然硅橡胶,该材料质软且弹性好,该材料制成的D型结构密封条通过密封胶与密封罩底座粘接形成环形封闭结构,罩体通过自重压下可以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可保证长期密封,避免钛坨因曝空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止海绵钛钛坨曝空的装置,对未能及时切割而堆积的钛坨进行密封保护,解决了钛坨曝空对海绵钛质量的影响,也解决了钛坨曝空时自然或人为带入的异物,从而降低后期人工挑拣异物的工作强度,防止因质量恶化而影响产品判级的问题。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防止海绵钛钛坨曝空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罩体及设置在罩体下方的底座,所述底座通过焊接固定在地埋铁上,该罩体包括罩体本体及设置在罩体本体上方的盖体,罩体本体上开设有抽气孔和充气孔,罩体本体底面的外周设置有连接法兰Ⅰ,底座顶面的外周设置有连接法兰Ⅱ,罩体本体与底座通过连接法兰Ⅰ与连接法兰Ⅱ相连,连接法兰Ⅰ与连接法兰Ⅱ间设置有密封条。
进一步的,罩体本体为圆柱形。
进一步的,盖体为锥形,盖体上端口的宽度小于盖体下端口的宽度,盖体底端的直径与罩体本体顶端的直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罩体本体上设置有若干个吊耳。
进一步的,密封条为环形密封条。
进一步的,罩体本体上开设有抽气孔和充气孔。
有益效果: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的对海绵钛钛坨保护上有如下优点:1.防止钛坨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引起海绵钛中杂质元素的升高;
2.防止海绵钛暴露在空气中引进新的异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部分结构放大的示意图;
图示标记,1、盖体,2、罩体本体,201、连接法兰Ⅰ,3、底座,301、连接法兰Ⅱ,4、抽气孔,5、充气孔,6、密封条,7、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发明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双瑞万基钛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7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