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6462.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30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发明(设计)人: | 张北龙;徐冠玉;刘自兵;陈钰博;杨雁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7/18 | 分类号: | E21F17/18;E21F17/00;B60F3/00;B62D55/02 |
代理公司: | 广州汇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537 | 代理人: | 郭奎 |
地址: | 510515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溶洞 爆破 探测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包括固定外壳和传动脚轮,所述传动脚轮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的两侧中部位置,传动脚轮和固定外壳之间通过转动杆连接,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用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部活动安装有两组取样用的锯盘,所述传动脚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用来避障的避障杆,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面行驶用的泡沫板;利用旋转架和避障杆的设置,使得该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具有多重避障结构,令探测器可以很好地适应地下溶洞的复杂地形,提升探测器的通过性,利用锯盘和吸料槽的设置,可以增加旋转架的功能性,令该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具有样本采集功能,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探测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一种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
背景技术
该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是一种使用在地下溶洞爆破操作过程中,利用远程遥控方式,将探测器驶入至地下溶洞的内部,从而完成对地下溶洞内形状构造的勘探操作,有效提升地下溶洞探测时的安全性,避免人员直接进入。
专利号CN212435843U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溶洞探测器,包括密封壳体、控制器、激光扫描组件以及摄像组件;控制器固定于所述密封壳体上部;激光扫描组件设于所述密封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控制器下方,所述激光扫描组件包括激光探头和第一电滑环,所述激光探头能360°旋转扫描获取溶洞的三维形态大小,第一电滑环用于将所述激光探头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摄像组件设于所述密封壳体内且位于所述激光扫描组件下方,所述摄像组件包括固定设置的摄像头和第二电滑环,摄像头用于获取溶洞的三维实际图像,第二电滑环用于将所述摄像头与第一电滑环电连接,与本发明相比,其功能性单一,使用效果较差。
现有的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弊端,传统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的功能性单一,其不具有多重避障功能,从而使得探测器在地下溶洞内行驶时,容易被障碍物阻拦,降低了探测器的通过性;其次传统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不具有样本采样功能,其功能性单一,只可以进行洞内环境的简单勘测操作;同时传统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不具有水面行驶功能,地下溶洞容易出现积水现象,在遇到积水现象时,传统探测器无法正常使用,给使用者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可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
1、传统探测器不具有多重避障结构,降低了探测器在地下溶洞内的通过性;
2、传统探测器不具有取样功能,功能性单一,只可以进行洞内环境的简单勘测操作。
2、传统探测器不具有水面行驶功能,在地下溶洞内出现积水现象时,无法正常行驶。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地下溶洞爆破用探测器,包括固定外壳和传动脚轮,所述传动脚轮活动安装在固定外壳的两侧中部位置,传动脚轮和固定外壳之间通过转动杆连接,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中部位置活动安装有用伸缩杆,且伸缩杆的上部活动安装有两组取样用的锯盘,所述传动脚轮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用来避障的避障杆,所述固定外壳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水面行驶用的泡沫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伸缩杆和锯盘之间设置有用来连接的旋转架,且旋转架活动安装在伸缩杆的上部,所述固定外壳的一端设有矩形结构的收纳槽,利用伸缩杆可以将旋转架和锯盘从固定外壳内顶出,在探测器行驶时,利用电机展开旋转架,使得旋转架调整两组锯盘的角度,通过电机驱动锯盘,对溶洞的障碍物进行切割操作,同时利用锯盘可以进行溶洞内样本的采样操作。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所述锯盘的数量为两组,两组锯盘分别设置在旋转架的两端,每组锯盘均有两片圆形锯片组成,通过电机可以驱动锯盘旋转,同时利用旋转架的转动可以对锯盘使用角度进行调节操作,从而提升锯盘使用时的灵活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中人岩土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46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