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6376.8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0368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舒宏;张宇;张咏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F25D11/00 |
| 代理公司: | 珠海智专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62 | 代理人: | 许为炳;林永协 |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节能 控制 方法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冰箱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进入节能工作状态时,获取冰箱通电后处于关门状态的第一累计时长;判断第一累计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是,逐级提升冰箱的节能等级,根据每一个节能等级对应的目标控制空间的停机温度和/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控制冰箱运行。应用本发明的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可保证冰箱间室内的温度平稳,同时降低耗电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冰箱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冰箱节能控制方法,还涉及应用该冰箱节能控制方法的冰箱,还涉及应用该冰箱节能控制方法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节能理念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旨在节约能耗与资源,使消费者用更实惠的消耗获取优质的体验,做到节能降耗的同时也不降低用户的生活质量。
现有的一些冰箱中拥有自己的节能模式,通过用户开关门频次、开门时间以及控制压缩机的开停等方法来实现降低能源消耗。例如,一种冰箱节能方法中,通过开门时间和/或压缩机的单次开启时间确定节能等级,并根据对应的节能等级控制冰箱运行,从而提高节能控制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但是,上述节能方法中,进入某一节能等级后,仅考虑节能方式,而不考虑冷藏室和冷冻室的温度,使得节能时会导致冰箱室内的温度波动,控制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冰箱间室内的温度平稳,同时降低耗电量的冰箱节能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冰箱间室内的温度平稳,同时降低耗电量的冰箱。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保证冰箱间室内的温度平稳,同时降低耗电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发明提供的冰箱节能控制方法包括:进入节能工作状态时,获取冰箱通电后处于关门状态的第一累计时长;判断第一累计时长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时长,若是,逐级提升冰箱的节能等级,根据每一个节能等级对应的目标控制空间的停机温度和/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控制冰箱运行。
由上述方案可见,本发明的冰箱节能控制方法中,通过在冰箱通电后处于关门状态的第一累计时长达到第一预设时长,认为冰箱处于稳定状态下且满足进入节能状态的要求,通过逐级提升节能等级,并根据停机温度和/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控制冰箱运行,可逐步提高节能效果,同时保障冰箱室内温度的平稳,使得节能控制更加合理。
进一步的方案中,逐级提升冰箱的节能等级,根据每一个节能等级对应的目标控制空间的停机温度和/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控制冰箱运行的步骤包括:若当前节能等级对应的目标控制空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则进入耗能更低的下一级节能等级。
由此可见,判断目标控制空间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再进入耗能更低的下一级节能等级,从而可确保节能以及温度的稳定。
进一步的方案中,进入耗能更低的下一级节能等级之前,还包括:确认进入当前节能等级的时长超过当前节能等级对应的预设时长。
由此可见,为了确保控制的稳定性,在满足进入当前节能等级的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后,才进入下一级节能等级。
进一步的方案中,逐级提升冰箱的节能等级,根据每一个节能等级对应的目标控制空间的停机温度和/或压缩机的运行转速控制冰箱运行的步骤包括:进入第一级节能工作状态时,将当前冷藏室停机温度上调第一预设温度值,以上调第一预设温度值后的冷藏室停机温度控制冰箱运行。
由此可见,在第一级节能工作状态时,仅控制冷藏室停机温度上调,避免减低能耗时出现较大的波动。
进一步的方案中,在进入第一级节能工作状态后,还包括:若进入第一级节能工作状态的第二累计时长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时长,且当前冷藏室温度与冷藏室设定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则进入第二级节能工作状态,将当前冷藏室停机温度和当前冷冻室停机温度均上调第一预设温度值,以上调第一预设温度值后的冷藏室停机温度和冷冻室停机温度控制冰箱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63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