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浮动螺纹式铆钉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5877.4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747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0 |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福起 | 
| 主分类号: | F16B13/04 | 分类号: | F16B13/04;F16B13/08;F16B5/00;F16B5/01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专赢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797 | 代理人: | 于刚 | 
| 地址: | 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浮动 螺纹 铆钉 | ||
浮动螺纹式铆钉,包括钉帽,以及一端与钉帽一体成型的钉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钉杆的另一端为切削端;所述切削端与钉帽之间的钉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切削端的一端固定在切削端上;弹簧的外径小于钉帽的外径。本发明无需过多的操作工序,更无需牢固的固定基材,即使是保温棉之类的软性材质,也能通过钉帽与弹簧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将薄板之间实现轻快、便捷的固定与连接,省时省力。甚至即使扭矩过大,因为钉杆上无螺纹,此时相当于本发明在薄板上进行空转,也不会发生滑牙失效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五金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固定薄板的铆钉,该铆钉可通过浮动螺纹自身弹性形变进而在钉帽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力,最终可轻快、便捷的实现薄板之间的牢固固定与连接。
背景技术
薄板之间的固定与连接随处可见,比如输送管道的外保温层就需要薄铁板进行包裹保护,即输送管道外周设有保温层,该保温层大多数为保温棉,既能防止管道冰冻,又能防止管道热能损失,具体要看管道内部输送的介质;然而管道外周的保温层还需要防护层,该防护层大多数为薄薄的金属板,以免在施工或者使用过程破坏保温层,而保温失效。
现有的防护层,也就是薄薄的金属板的固定与连接都是采用现有的铆钉或者自攻钉进行固定与连接的。但是,现有的铆钉作业时需要预钻孔,然后下入铆钉,最后完成拉铆或压铆动作,这个过程需要多套工具轮换做业,在长长的管道施工作业中消耗了较多的工时,浪费了较高的人力物力,增加了劳动者的工作强度。然而,自攻钉与现有的铆钉相比,其施工工序就简单多了,仅仅需要作业人员在防护层的重合部位直接旋拧即可。但是,由于防护层内部的保温层质地较软,自攻钉旋入后没有牢固固定的基础,无法实现防护层重合部位的压合;其次,当自攻钉在两层或多层薄板互相固定时也会常常因为旋入扭力过大或长期震动而出现滑牙失效的现象,因此在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自攻钉自动脱落的现象。截止目前,上述技术难题未有得到解决。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轻快、便捷的实现薄板之间的牢固固定与连接的浮动螺纹式铆钉。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浮动螺纹式铆钉,包括钉帽,以及一端与钉帽一体成型的钉杆;其中,所述钉杆的另一端为切削端;所述切削端与钉帽之间的钉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切削端的一端固定在切削端上;弹簧的外径小于钉帽的外径。
本发明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改变了现有自攻钉的固定原理,以及减少了现有铆钉的工序。现场实际施工时,仅需采用电动工具直接对本发明进行旋拧,此时依靠切削端旋转切削进入薄板重合部位进而切削端带入弹簧,依靠弹簧自身的螺旋状结构特性旋转进入薄板钻孔内。这时在薄板外侧的弹簧呈压缩状,薄板内侧的弹簧呈拉伸状,即弹簧替代了现有的螺纹,而且还是浮动状态,直至弹簧完全进入且薄板抵顶在钉帽处。这时弹簧体现恢复弹性形变的趋势,进而在钉帽与弹簧之间出现挤压作用力,最终实现薄板完全固定与连接。本发明无需过多的操作工序,更无需牢固的固定基材,即使是保温棉之类的软性材质,也能通过钉帽与弹簧之间的作用力进而将薄板之间实现轻快、便捷的固定与连接,省时省力。甚至即使扭矩过大,因为钉杆上无螺纹,此时相当于本发明在薄板上进行空转,也不会发生滑牙失效的现象。
一旦发生错误施工,为了实现方便拆除的目的,本发明在所述钉帽与钉杆的衔接部位设有盲孔;更优选的是所述盲孔的内径小于钉杆的直径。这样一旦发生错误施工,可以直接通过电动工具打入盲孔内直至钉帽涨裂即可实现拆除,要比现有铆钉方便的很多。
本发明提供了两种优选结构:
其一,所述切削端开设有螺纹;所述弹簧靠近切削端的一端焊接在切削端上。切削端上设有的螺纹并不是实现固定功能,而是实现的钻孔功能;其固定功能还是依靠浮动弹簧的弹性形变及钉帽之间的作用力来实现。
其二,所述切削端呈扁平状且设有固定孔;所述弹簧靠近切削端的一端穿入固定孔后,机械弯折后固定在切削端上。这种结构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快捷、高效。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福起,未经杨福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8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