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辅助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5250.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29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8 |
发明(设计)人: | 汪康;马晓宇;张雪;黄悦;徐佳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D417/12 | 分类号: | C07D417/12;C07D311/96;C07D335/04;C07D407/12;C07D409/12;C07D409/14;C07D491/107;C07D491/113;C07D491/20;C07D493/10;C07D495/10;C07D495/20;C07D49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陈秋梦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环类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发光 辅助材料 有机 电致发光 器件 | ||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辅助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螺环类化合物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选自O、S、CR5R6和NR7中的任意一种;W和V分别独立地选自连接键、O、S、CR5R6和NR7中的任意一种,且W和V不能同时为连接键;m、n和p分别独立地为0‑2之间的任意整数,且m、n和p三者不同时为0;L1‑L3分别独立地选自连接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该螺环类化合物可以作为发光辅助材料,继而有利于改善制备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和使用寿命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辅助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背景技术
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制备的有机发光器件具有宽视角、优异的对比度、快速响应时间,亮度、驱动电压和响应速度特性优异等优点,因此正在进行大量的研究。
已经进行了许多改进以使有机发光器件得到实际应用。例如,在基板上设置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空穴阻挡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和阴极,进一步分配层压结构的各种作用,继而实现有机发光器件的高效率和高耐久性。有机发光器件是从两个电极注入的电荷在发光层中重新组合以获得发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有效地将空穴层和电子层的电荷转移到发光层是重要的,并且该器件需要具有优异的载流子平衡。而且,通过增强阻挡从阴极注入的电子的空穴注入特性和电子阻挡特性以增加空穴和电子的复合概率,以及通过限制在发光层内产生的激子,发光效率得以提高。因此,发光辅助材料的作用是如此重要。但目前为止还未充分开发出稳定又高效的有机发光器件元件使用的发光辅助材料,而且该技术的产业化进程仍面临许多关键问题,所以,开发新的材料,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螺环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发光辅助材料和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新的螺环类化合物,其可以作为发光辅助材料,继而有利于改善制备得到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驱动电压和使用寿命等。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螺环类化合物,其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X和Y分别独立地选自O、S、CR5R6和NR7中的任意一种;
W和V分别独立地选自连接键、O、S、CR5R6和NR7中的任意一种,且W和V不能同时为连接键;
m、n和p分别独立地为0-2之间的任意整数,且m、n和p三者不同时为0;
L1-L3分别独立地选自连接键或取代或未取代的亚芳基;
Ar1-Ar6分别独立地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取代或未取代杂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稠环基中的任意一种;
R1-R4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硝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和取代或未取代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R5-R7分别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硝基、羧基、磺酸基、磷酸基、硼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杂烷基、取代或未取代芳基和取代或未取代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2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