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工艺及电致变色器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5249.6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49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汤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53 | 分类号: | G02F1/153;G02F1/133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万双艳 |
地址: | 410100 湖南省长***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工艺 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工艺,包括:在具有导电层的第一基板的导电层表面贴附干膜光阻;曝光显影获得若干光阻点;在第一基板表面涂覆聚合物分散液晶;在聚合物分散液晶上贴附具有导电层的第二基板,第二基板的导电层朝向聚合物分散液晶且紧贴光阻点;固化成型;通电使聚合物分散液晶由雾态变为透明态。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器件,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的端面上分别具有导电层,且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设置有聚合物分散液晶层,聚合物分散液晶层内分散有若干光阻点。该电致变色工艺及电致变色器件对聚合物分散液晶厚度进行了精准控制,使得产品能够形成均匀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即优异的光电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工艺,还涉及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是指材料的光学属性(反射率,透过率,雾度等)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发生稳定、可逆的颜色变化的现象。电致变色工艺的使用逐渐由建筑领域向消费电子领域拓展,如手机的壳体等,采用电致变色工艺已为手机带来更多的时尚属性。
为达到电致变色目的,一种可以利用材料在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在不同价态下呈现不同颜色,另一种可以利用液晶的异方性结晶实现由雾状到透明的转变。
聚合物分散液晶,又称为PDLC(polymer dispersed liquid crystal),是液晶以微米量级的小微滴分散在有机固态聚合物基体内,由于由液晶分子构成的小微滴的光轴处于自由取向,其折射率与基体的折射率不匹配,当光通过基体时被微滴强烈散射而呈不透明的乳白状态或半透明状态。通电施加电场可调节液晶微滴的光轴取向,当两者折射率相匹配时,呈现透明态;断电后除去电场,液晶微滴又恢复最初的散光状态。然而,传统利用液晶的电致变色工艺难以形成均匀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
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电致变色工艺难以形成均匀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工艺,该电致变色工艺可以有效地解决难以形成均匀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状态的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致变色器件。
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致变色工艺,包括:
在具有导电层的第一基板的导电层表面贴附干膜光阻;
曝光显影获得若干光阻点;
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涂覆聚合物分散液晶;
在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上贴附具有导电层的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的导电层朝向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且紧贴所述光阻点;
固化成型;
通电使所述聚合物分散液晶由雾态变为透明态。
优选地,上述电致变色工艺中,所述曝光显影获得若干光阻点,具体包括:
曝光显影获得呈阵列式点状分布的光阻点。
优选地,上述电致变色工艺中,所述光阻点的大小不大于30μm,相邻两所述光阻点的间距范围为0.5mm-3mm。
优选地,上述电致变色工艺中,所述干膜光阻的厚度范围为8μm-20μm。
优选地,上述电致变色工艺中,还包括:
在聚合物分散液晶中添加颜料和树脂,并充分搅拌至均匀混合,得到含有聚合物分散液晶的胶水;
则所述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涂覆聚合物分散液晶,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基板表面涂覆所述含有聚合物分散液晶的胶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未经蓝思科技(长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524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