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制备工艺与用途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4851.8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49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袁海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泰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R1/125;C12R1/07;C12R1/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高温 复合 益生菌 制备 工艺 用途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制备工艺与用途,复合益生菌是自然状态微生物群结构培养执行的品种,微生物群包括且不局限于枯草芽孢杆菌KS‑3、解淀粉芽孢杆菌KS‑4、黏琼脂芽孢杆菌KS‑5、豆状拟杆菌KS‑6、左旋乳酸芽孢杆菌KS‑7、类肠膜明串珠菌KS‑9、西伯利亚库特氏菌KS‑13、食神鞘氨醇杆菌KS‑18中的一种或多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群粉末原料投入培养机,然后投入液体发酵剂进行发酵;S2:将培养机内部温度设定为85℃并保持4小时进行培养;S3:将菌种生产为实际产品,包括复合益生菌颗粒、复合益生菌原液、复合益生菌粉。本发明适应各种环境,在多种环境下不会发生变化,效果稳定,可维持功能的一致性的复合益生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益生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制备工艺与用途。
背景技术
要恢复遭破坏的自然循环,需要禁止使用化学物质,化学物质抑制的或消灭的微生物救活或补充才行。
目前微生物产品是,到目前为止发现的微生物,以每个特点选出微生物,通过特殊培养,单一或混合使用。这种方法对活性环境有制约,随着环境容易醒来,效果会下降,不能达到效果的一致性的缺陷。充分利用微生物,确保干净的环境、安全的饮食是人类使命,但是因为以上极限,现实是全面扩散是比较困难的。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制备工艺与用途,根据上述问题,制备了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适应各种环境,在多种环境下不会发生变化,效果稳定,可维持功能的一致性的复合益生菌。
本发明涉及一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是自然状态微生物群结构培养执行的品种,微生物群包括且不局限于枯草芽孢杆菌KS-3、解淀粉芽孢杆菌KS-4、黏琼脂芽孢杆菌KS-5、豆状拟杆菌KS-6、左旋乳酸芽孢杆菌KS-7、类肠膜明串珠菌KS-9、西伯利亚库特氏菌KS-13、食神鞘氨醇杆菌KS-18中的一种或多种,耐高温复合益生菌的制备方法如下:S1:将一种或多种微生物群粉末原料投入培养机,然后投入液体发酵剂进行发酵;S2:将培养机内部温度设定为85℃并保持4小时进行培养;S3:将菌种生产为实际产品,包括复合益生菌颗粒、复合益生菌原液、复合益生菌粉。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相比一般微生物构成较多,可在-50℃~150℃生存,适应性较强,有机构成,维持不变,因此较为稳定,投入水后可大量活性化。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为,所述复合益生菌颗粒、复合益生菌原液、复合益生菌粉任意一种用水稀释10-20倍制成抛洒液,可用于抛洒除臭,抛洒至有异味的农田或农舍,抛洒周期为1-7天。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除异味速度快,抛洒周期可根据人工数量而定。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为,所述抛洒液抛洒时间为早上六点左右。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早晨喷洒后可保持空气无异味,防止居民早餐时间因异味问题而举报。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为,可用于液肥除臭,所述液肥在添加耐高温复合益生菌后可祛除液肥中的异味,起到除臭作用,所述液肥除臭具体步骤如下:S1:将猪舍粪尿已送至固液分离机,投入固型粉进行分离;S2:将尿液排入尿存储池,此时投入0.1%-1.5%的复合益生菌液肥化;S3:经沉淀后形成无异味的液肥。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有效解决液肥抛洒后的异味造成的环境问题。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为,可用于制作家畜饲料,可提高家畜食欲及缩短增重时长,所述家畜饲料配置混合比例为每吨饲料添加0.1%-1.5%复合益生菌。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家畜增重速度,减少家畜成熟周期。
本发明的进一步实施为,可用于土壤改良,提升土壤菌落含量,提高农作物产量,每吨水添加0.1%-1.5%复合益生菌进行土壤灌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泰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泰米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8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