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用株栽营养液供给滴管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4373.0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92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2 |
| 发明(设计)人: | 姚雪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桐乡市雪根种植专业合作社 |
| 主分类号: | A01C23/04 | 分类号: | A01C23/04;A01C23/00;A01G9/24 |
| 代理公司: | 嘉兴倍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395 | 代理人: | 徐明双 |
| 地址: | 314500 浙江省嘉兴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慧 农业 大棚 种植 用株栽 营养液 供给 滴管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用株栽营养液供给滴管结构,具体涉及智慧农业领域,包括供给管道和缓释喷头,供给管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供给管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通孔一一对应的供给管道,供给管道的底端开设有螺纹通孔并与缓释喷头的顶端螺纹连接,缓释喷头的表面设有缓释驱动机构,缓释喷头的底端安装有高压喷嘴和分散溅盘,供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泵送结构。上述方案,该滴管结构采用缓释喷淋机构,利用缓释驱动机构的旋转驱动第一抵盘与第二抵盘的啮合进行喷淋管路的开启,可通过缓释驱动机构的旋转运动间歇开启喷淋管路,达到营养液的间歇投放从而视线缓释供给,为株载作物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生长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慧农业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具体为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用株栽营养液供给滴管结构。
背景技术
营养液肥料是提供一种或一种以上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改善土壤性质、提高土壤肥力水平的一类物质,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之一,有机营养液含有各种营养元素和丰富的有机质,具有促进微生物繁殖、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及缓冲能力以及刺激作物生长等作用,施入有机营养液后,可改善根系的生态环境,促进根系的发育,从而提高作物的耐涝耐旱能力,同时,生物有机营养液内含的多种功能性微生物进入土壤后,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次生代谢产物,这些产物能够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团粒结构的形成能使土壤变得疏松、绵软,保水保肥性能增强,水、气、热更加协调,减少土壤板结,有利于保水、保肥、通气和促进根系发展,为农作物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现有的蔬菜在进行种植时,补充营养液肥料都是通过滴管来进行补液,但是现有的蔬菜架滴管在进行补液时,往往不能对单个的补液程度进行调节,只能通过调节营养液的输入量来调节补液数量,很难完成肥料的缓释补充。
目前施用的营养液肥主要为速效型,多采用喷洒机器将营养液喷洒在土壤上,这种传统的喷洒式施肥方式具有一定缺陷:由于施加速度过快,附着在地表上的肥料容易在植被吸收之前就挥发,难以被植被完全吸收;为了解决这种问题,现有技术中也有采用间歇式灌溉,即通过电路控制电磁阀的启闭控制间歇式为土壤进行增肥,电磁控制结构复杂铺设管路和线路成本高额,且载营养液的长期腐蚀下,电磁控制原件易损坏,成本高且施肥量不均匀,针对一些浅根系农作物来说,其根系多分布于浅土壤层处,所需肥量较少,在供给管路的全时性压力下,电磁控制结构易因闭合性较低出现营养液泄漏,过多的肥料量易造成“烧根”的现象,使得作物根系烂死,存在一定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用株栽营养液供给滴管结构,利用缓释驱动机构的旋转驱动第一抵盘与第二抵盘的啮合进行喷淋管路的开启,可通过缓释驱动机构的旋转运动间歇开启喷淋管路,达到营养液的间歇投放从而视线缓释供给,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慧农业大棚种植用株栽营养液供给滴管结构,包括供给管道和缓释喷头,所述供给管道的表面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供给管道的表面固定套接有与所述通孔一一对应的供给管道,所述供给管道的底端开设有螺纹通孔并与缓释喷头的顶端螺纹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喷头的表面设有缓释驱动机构,所述缓释喷头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高压喷嘴和分散溅盘,所述供给管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液泵送结构;
所述缓释喷头包括螺纹连接头、供给喷头和固定架,所述螺纹连接头的底端与供给喷头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供给喷头的底端与高压喷嘴的顶端相连通,所述缓释喷头的内部转动有供液转管,所述供给喷头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底端与分散溅盘的表面转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桐乡市雪根种植专业合作社,未经桐乡市雪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437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仿麻色纺纱的工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复合焊膏的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