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3642.1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75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4 |
发明(设计)人: | 楼舒琦;李加友;叶楠;吴雨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G24/00 | 分类号: | A01G24/00;A01G24/22;C12N1/14;C12R1/885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罗庆 |
地址: | 314001 浙江省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秧 基质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优化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制备条件,并通过微生物在特定条件下发酵形成生物粘结剂,以代替传统化学粘结剂,进而制备得到颗粒育秧基质,解决了传统传统育秧基质环保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农作物秸秆数量大、种类多、分布广,然而因种种原因,大量秸秆资源未被利用,浪费较为严重。目前焚烧的秸秆主要是小麦、水稻和玉米秸秆三大类,秸秆焚烧的区域主要集中在粮食主产省、经济发达地区和大中城市郊区。焚烧秸秆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降低土壤肥力以及带走土壤水分,破坏耕地墒情等危害。
机插秧是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发展方向,工厂化育秧是根据机插秧栽培的需要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将具有高度自动化设施的智能温室用于水稻育秧,因此对水稻育秧基质的需求和使用将会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无机育秧基质例如珍珠岩、蛭石、沸石等无机材料由于成本过高且不含秧苗需要的养分等原因在实践中较少使用。目前将废弃有机质生产代土育秧基质例如小麦秸秆是主要的原料,可以酒糟配合小麦秸秆、菇渣进行发酵腐熟制得基质原料,再加入蛭石、珍珠岩等辅料进行水稻育秧,使用效果良好。但发酵腐熟的松散基质中含有大量粉尘,使用时扬尘严重,工作环境差。若添加化学粘结剂将基质制成颗粒状,在育秧过程中该化学粘结剂进入土壤后难以被微生物降解,且随着化学粘结剂的不断积累,还会释放出有毒有害物质,严重影响土壤微生态和土壤生产力,不利于土壤的可持续利用。因此,一种绿色环保的育秧基质的出现势在必行。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传统育秧基质的环保性能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育秧基质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筛选秸秆高效速腐菌株,制备成菌液,备用;
S2、按体积比为1:(1.3~2):0.01的比例分别取秸秆粉、水和步骤S1中备用的菌液,先将取好的秸秆粉和水混匀,然后再加入菌液,得初始发酵体系;
S3、将步骤S2中得到的初始发酵体系于第一发酵条件下发酵第一时间,得第一阶段发酵产物;然后将第一阶段发酵产物于第二发酵条件下发酵第二时间,得第二阶段发酵产物;将第二阶段发酵产物于第三发酵条件下发酵第三时间,至整个发酵体系中的生物腐殖酸含量大于或者等于总发酵物干重的30%,得第三阶段发酵产物;
S4、取步骤S3中得到的第三阶段发酵产物制备颗粒状育秧基质,烘干,得目的育秧基质。
可选地,在步骤S1中,所述秸秆高效速腐菌株为木霉属,微生物保藏编号为CCTCCNO:M 2021509。
可选地,在步骤S2中,所述秸秆粉的目数为:20~200目。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一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3~33℃,相对空气湿度为75~85%,通气量为3~4.5m3/min;和/或
所述第一时间为1~2天。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第二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23~33℃,相对空气湿度为85~95%,通气量为6~8m3/min;和/或
所述第二时间为1~2天。
可选地,在步骤S3中,所述第三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为35~45℃,相对空气湿度为55~65%,通气量为1.5~2.5m3/min;和/或
所述第三时间为1~2天。
可选地,在步骤S4中,所述取步骤S3中得到的第三阶段发酵产物制备颗粒状育秧基质,烘干,得目的育秧基质的具体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学院,未经嘉兴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6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