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拐点的判定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3484.X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537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6 |
| 发明(设计)人: | 丁吉乾;刘兆栋;邵海城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19/12;G06F119/14;G06F119/18 |
| 代理公司: | 青岛清泰联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56 | 代理人: | 张媛媛 |
| 地址: | 2660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锥形 橡胶 弹簧 实验 拐点 判定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一种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拐点的判定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实验曲线生成步骤:获取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的实验数据,并生成实验曲线,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力值、位移和时间;数据处理步骤:获取所述实验曲线上相邻数据点间的力值差以及时间差,并根据预设条件筛选出有效力值差;变化率计算步骤:所述有效力值差除以对应的所述时间差计算得出变化率;拐点判定步骤:根据所述变化率及所述实验数据生成变化率曲线,若变化率曲线存在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段,则通过拐点发生的位置判定拐点产生的原因,并生成判定结果。本发明适用性广、准确性高,不需要进行破坏实验,省时省力,且不存在找不到缺陷点的情况,避免了随机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锥形橡胶弹簧粘接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拐点的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粘接实验为锥形橡胶弹簧的例行实验,在粘接实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粘接拐点(曲线抖动),造成产品报废。产生拐点的原因多为粘接实验过程中发生橡胶本体间的破坏以及胶黏剂粘接不良。橡胶本体间的破坏更多的是由于橡胶与粘接实验力值不匹配造成的,粘接实验过程中力值过大导致橡胶本体拉破,而胶黏剂粘接不良造成的破坏更多的是喷涂、硫化工艺问题造成的,但无论何种原因都会影响后续产品使用,且各问题对应的优化整改方案各不相同,其中橡胶本体间的破坏是可以通过产品试制阶段优化粘接实验及橡胶配方等方式完全避免的。但至今为止并未出现相对便捷有效的方法对粘接实验拐点原因进行判定,主要还是通过破坏拐点产品寻找缺陷点的方法来对粘接拐点产生的原因进行判定,之后再根据判定结果进行相应的整改。采用破坏拐点产品寻找缺陷点分析的这种方法十分费时费力,且随机性较大,需花时间及人力对拐点产品进行解剖,且有的产品内部缺陷较小并不一定每次都能通过破坏的方法找到缺陷点,使得无法及时准确的判断造成缺陷的原因,过程复杂且对后续产品工艺优化造成困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出一种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拐点的判定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粘接实验的实验数据及实验曲线进行二次分析,从而判定拐点产生的原因,避免了破坏实验造成的时间、人力的浪费,且不会存在找不到缺陷点的情况,避免了随机性的问题,具有适用性广、准确性高的优点。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拐点的判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实验曲线生成步骤:获取锥形橡胶弹簧粘接实验的实验数据,并生成实验曲线,所述实验数据包括力值、位移和时间;
数据处理步骤:获取所述实验曲线上相邻数据点间的力值差以及时间差,并根据预设条件筛选出有效力值差;
变化率计算步骤:所述有效力值差除以对应的所述时间差计算得出变化率;
拐点判定步骤:根据所述变化率及所述实验数据生成变化率曲线,若变化率曲线存在明显的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段,则通过拐点发生的位置判定拐点产生的原因,并生成判定结果。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处理步骤中,所述预设条件为:若力值差出现零点,则去掉零点以及零点前后的两个力值差。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点判定步骤中,通过所述变化率对时间作图生成变化率曲线。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点判定步骤中,通过所述变化率对位移作图生成变化率曲线。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拐点判定步骤包括:
若所述拐点发生在变化率曲线的前期下降段,则判定所述拐点产生的原因为胶黏剂粘接不良;
若所述拐点发生在变化率曲线的后期上升段,则判定所述拐点产生的原因为橡胶本体破坏。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判定方法还包括产品优化步骤:根据所述拐点产生的原因对后续锥形橡胶弹簧的优化提出指导意见。
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产品优化步骤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博锐智远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48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