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3010.5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17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鹏;施炎华;张丽娜;马亮;姜高尚;高飞;李苏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B65G1/1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1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船用型材 存放 专用 智能 立体 仓储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应用于型材的仓储技术,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型材立体仓库机构、自动堆垛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和型材矫直机;所述自动进料机构用于接收型材,并将型材输送至型材立体仓库机构;所述型材立体仓库机构用于放置船用型材,实现多种型材的自动存储,体现柔性生产要求;所述自动堆垛机构用于自动将型材从指定位置吊起,并根据型材库管理系统自动调度指令,将型材放到指定库位;根据型材的生产顺序要求,可以实现自动将指定的型材放置在出料链条辊道上面;所述自动出料机构与所述型材矫直机及型材生产线对接,实现自动上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型材在船舶结构中占据相当的比重,常见的大型商用船种中,型材(包括组焊型材和扁钢)在船体重量中平均约占20%,大型船舶中仅仅是轧制型材的数量达到上万根。
目前,大部分船舶企业对于型材的仓储,仍旧采用传统的生产方式,大多以人工为主,辅以半自动设备进行生产。但它在生产过程中,占地多,耗时长,生产过程中的相关数据通过人工收集和传递,时效性差,或者部分数据失真,生产效率低,成本不可控。
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优化作业流程,节约人力物力;减少人为操作失误;合理调配人力、物力,降低能耗,保持和控制库存。
同时可以与船企大型分段建造工艺相配套(分段长可划分为16m),降低建造成本,提升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优化作业流程,合理调配人力、物力,降低能耗,确保企业及时准确地掌握库存的真实数据,合理保持和控制库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应用于型材的仓储技术,包括自动进料机构、型材立体仓库机构、自动堆垛机构、自动出料机构和型材矫直机;所述自动进料机构用于接收型材,并将型材输送至型材立体仓库机构;所述型材立体仓库机构用于放置船用型材,实现多种型材的自动存储,体现柔性生产要求;所述自动堆垛机构用于自动将型材从指定位置吊起,并根据型材库管理系统自动调度指令,将型材放到指定库位;根据型材的生产顺序要求,可以实现自动将指定的型材放置在出料链条辊道上面;所述自动出料机构与所述型材矫直机及型材生产线对接,实现自动上料;
所述自动进料机构包括上料链条输送辊道、上料高度可调纵向辊道、减速传感器、停止传感器、滚筒、纵向传输辊道、链条传输辊道、电机;
所述型材立体仓库机构包括上料口巷道、上料辊道、立体库货架,所述上料辊道包括减速传感器、停止传感器、对中机构、对中靠轮和滚筒;
所述自动堆垛机构包括堆垛机、吊排、货叉、立体库出料辊道和链条;所述堆垛机和所述吊排采用所述链条连接,所述的吊排可以进入所述的立体仓库机构的每个立体库货架,将单根所述型材通过所述的货叉的方式进行出入库;
所述自动出料机构包括出料巷道,出料辊道、出料高度可调纵向辊道、出料链条输送辊道、链条传输辊道、滚筒、减速传感器和停止传感器。
一种船用型材存放专用智能立体仓储系统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将型材送至上料链条输送辊道;
第二步:上料链条输送辊道将型材传送至上料高度可调纵向辊道上方,当型材需要送至型材立体仓库机构存放时,根据系统指令,经过减速传感器、停止传感器使型材停在上料高度可调纵向传送辊道的上方,高度可调纵向辊道的滚筒在PLC的控制下自动升起高出链条传输辊道,型材被抬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伟本智能机电(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30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