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夹苗装置及夹苗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2999.8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4883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沛东;邓筱凡;李超;张彦浩;李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洋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C11/00 | 分类号: | A01C11/00;A01C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李胜强 |
地址: | 266003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夹苗装置及夹苗方法,涉及海草种植技术领域,包括机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上设置有麻绳固定结构,所述麻绳固定结构用于穿设麻绳,所述麻绳固定结构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麻绳固定结构往复转动,所述麻绳固定结构上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锁定麻绳。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夹苗效率快、安全性高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规模增殖下的夹苗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草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夹苗装置及夹苗方法。
背景技术
海草床是近海三大典型生态系统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作用和经济价值。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初级生产者,海草床为众多海洋生物提供食物和多样的生境。对于沿岸生态系统,海草床在捕获沉积物、稳定底泥、防风固堤、净化水体、营养物质循环、固碳(约占整个海洋生态系统每年固碳量的15%)等方面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常被作为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的生物指示种。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干扰,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的海草床都处于衰退之中。为了恢复海草资源,各国研究人员研发了许多海草恢复方法与技术,归纳起来,主要有生境恢复法、植株移植法和种子播种法。植株移植法是利用海草的无性繁殖方式,在健康海草床采集海草苗或成熟植株,然后移植于适合海草生长的海域。根据移植基本单位(即,移植单元)的不同,可以分为草皮法、草块法以及根状茎法。根状茎法是指由一段或几段包含完整枝的根状茎构成移植单元,该方法对海草床破坏小,植株存活率高,因此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根状茎法又可分为订书针法、贝壳法和夹系法等。订书针法的移植单元是一段包含两个完整枝的根状茎,将其埋在底质中2cm深处,再用订书针将根状茎两端固定。贝壳法采用贝壳作为根状茎的载体,将两段包含一个完整枝的根状茎绑在一个贝壳上,作为一个移植单元,然后缓慢沉入海底。麻绳夹系法是指将移植单元的叶鞘部分夹系于麻绳间隙中,并保证移植单元同向排列,然后将麻绳固定于移植海域海底的一种植株移植方法。
上述的各种海草植株移植方法中,订书针法对现有海草床的影响较小,但该方法操作复杂,工作量大且植株存活率较低;贝壳法比较简单,使用的贝壳来源于海洋,不会造成污染,但移植单元在下沉时,水流会改变其着陆点,且由于移植单元没有埋藏到底质中,成活率较低,建立种群的时间较长;麻绳夹系法操作简单,固定效果较好,能显著提高植株存活率,且由于麻绳可以降解,因此对环境污染较小。
综上可知,目前已知的海草植株移植法中,麻绳夹系法具有操作简单、污染小、能够显著提升海草床修复效果等优点,但是在移植装置制作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麻绳间隙扩大成口难、无法保证移植单元同向排列、夹苗效率低、制作成本高等,且人工使麻绳间隙扩大成口时,受麻绳反向作用力的影响,长时间作业容易造成手指变形及指甲脱落等危害。因此,研发操作简单、成本低廉、夹苗效率快且安全性高的海草植株夹苗方法和装置是降低制作成本,提高夹系法修复效果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夹苗装置及夹苗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操作简单、夹苗效率较高、成本较低、且夹苗速率可调、能够保证移植单元同向排列、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降低装置的制作成本,提升移植植株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夹苗装置,包括机箱、驱动机构、传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和所述传动机构均设置在所述机箱内,所述机箱上设置有麻绳固定结构,所述麻绳固定结构用于穿设麻绳,所述麻绳固定结构与所述机箱转动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所述传动机构驱动所述麻绳固定结构往复转动,所述麻绳固定结构上设置有锁定结构,所述锁定结构用于锁定麻绳。
优选地,所述麻绳固定结构为空心管,所述空心管的一端为入口,所述空心管的另一端为出口,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空心管上。
优选地,所述锁定结构为螺栓,所述螺栓与所述麻绳固定结构的轴线垂直设置,所述螺栓与所述麻绳固定结构螺纹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洋大学,未经中国海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9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