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2877.9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04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5 |
发明(设计)人: | 赵辉;朱正吼;宋晖;刘容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61/16 | 分类号: | C08L61/16;C08K9/04;C08K3/22;C08K9/06;C08K3/08;C08K3/3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聚醚醚酮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聚醚醚酮与磁性纳米粉体,所述磁性纳米粉体为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Fe粉、纳米Ni粉、纳米Co粉及其合金纳米粉体(如FeNi、FeCo等)、或氧化物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首先制备磁性纳米粉体/二苯砜复合材料,在由缩聚反应生成PEEK粉末时,PEEK粉末以纳米粉体为晶核长大,能够保证纳米粉体不发生团聚;二苯砜与PEEK不同,可溶于有机溶剂并且熔融温度及粘度较低,易制备纳米颗粒均匀分散的纳米复合材料;PEEK合成反应过程中,纳米粉体一直处于二苯砜中,能够尽量减少粉体的团聚,并且有氮气保护,不会发生氧化反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醚醚酮(PEEK)是一种刚性半结晶聚合物,具有耐热性、耐磨性、耐疲劳性、耐辐照性、耐剥离性、抗蠕变性、尺寸稳定性、耐冲击性、耐化学药品性、无毒、阻燃等优异的综合性能,并且其结构中的两个醚键和羰基又为材料提供了柔韧性与优良的工艺性。因此,PEEK广泛应用在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汽车、能源及其他工业、医疗等多个领域。
纳米材料(nano material),由于其尺度已接近光的波长及具有大表面的特殊效应,往往出现不同于该物质在整体状态时所表现的性质,使得纳米复合材料在众多方面表现出特有性能,比如电、磁性、光学、导热、导电特性等等。采用纳米改性聚醚醚酮获得更好的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纳米粉体改性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经球磨或者高速搅拌后采用双螺杆挤出造粒,或者热压、注塑成型;但由于PEEK熔融温度高,熔融后的粘度很大、不溶于任何溶剂,其浸润性很差以及纳米粉体比表面积大及表面效应,以及纳米粉体由于自身特性易团聚,导致纳米粉体颗粒在PEEK基体中易发生团聚,并且传统方法制备纳米粉体与聚醚醚酮界面结合情况差。因此开发一种新型的聚醚醚酮纳米复合材料的新工艺及其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所述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组成成分包括聚醚醚酮与磁性纳米粉体,所述磁性纳米粉体为纳米四氧化三铁、纳米铁粉、纳米镍粉、纳米钴粉、纳米铁镍合金粉体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优选地,所述纳米粉体含量为0-50wt%。
上述所述的磁性纳米粉体/聚醚醚酮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磁性纳米粉体表面处理;首先将磁性纳米粉体加入到无水乙醇中,然后经超声分散,采用磁分离技术、离心将多余的无水乙醇去除,然后加入适量的含钛酸酯类偶联剂或硅烷偶联剂的丙酮/酒精溶剂,经超声分散及磁分离技术将多余的溶剂挥发;
步骤2:磁性纳米粉体/二苯砜复合材料的制备;将二苯砜采用合适的有机溶剂将其溶解,然后将表面处理后的磁性纳米粉体加入到溶解后的二苯砜液体中,搅拌均匀;最后机械搅拌至有机溶剂挥发完全,固体呈粉末状态;
优选地,有机溶剂选择丙酮;将二苯砜溶解在丙酮中,加入表面处理后的磁性纳米粉体,恒温60℃,机械搅拌1小时,恒温85℃,机械搅拌挥发丙酮,至固体粉末状态,同时接上冷凝回流装置,回收挥发的丙酮。
步骤3:将含磁性纳米粉体/二苯砜复合材料、二氟二苯甲酮,对苯二酚、无水碳酸钠和无水碳酸钾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均匀;将混合后的料放置反应釜中,待抽真空后,通入氮气保护,接上冷凝回流器;边加热边搅拌升温到180℃保温1h,250℃保温2.5h,320℃保温2.5h后,冷却后取出反应产物;粉碎得到固体反应产物;
步骤4:产物经粉碎、洗涤(用热酒精或丙酮、水依次洗涤),烘干,得到纳米粉体/PEEK复合材料粉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8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复合增塑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低效林改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