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22713.6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4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培服;吴迪;王琪;池卫;钱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5/18;C08L67/00 |
| 代理公司: | 宿迁嵘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97 | 代理人: | 尹从明 |
| 地址: | 2238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聚酯 离型膜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包括聚酯基膜和涂布于聚酯基膜一侧表面上的离型涂层,聚酯基膜由抗老化聚酯树脂、抗静电聚酯树脂和热致变色聚酯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抗老化聚酯树脂80‑90%、抗静电聚酯树脂5‑10%、热致变色聚酯树脂5‑10%;聚酯基膜为单层结构,通过熔融挤压、双向拉伸制备,厚度为50‑200微米;离型涂层通过涂覆离型涂液,经烘烤固化处理形成,厚度为2‑8微米。本发明提供的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通过离型涂液和基膜配制、单层挤压、涂覆固化等工艺制备,不仅具有较好的耐热性、抗静电性、抗老化性及耐迁移性,而且在常温和高温下能够显色和变色。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聚酯离型膜,具体涉及一种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 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热致变色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离型膜,又称剥离膜、隔离膜、离形膜、分离膜、阻胶膜、硅油膜、防 粘膜、打滑膜、天那纸、硅油纸、离型纸等,是指与特定的材料在有限条件 下接触后具有分离性的薄膜。由PET树脂制备的聚酯离型膜具有透明度高、 光泽度好、离型力稳定等优点,因而在电子、通信、机械、装饰等领域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功能性聚酯离型膜得到了开发应用。热致 变色聚酯离型膜是一种能够随温度不同而发生色泽可逆变化的功能性聚酯材 料,在高温和常温下,能够显色和变色,在常温下基本保持原来的颜色。热 致变色聚酯离型膜主要用于军用防伪罩、装饰用品、机械设备、公路标牌、 建筑标识、变色玩具、建筑和汽车窗膜,在不同温度下能够呈现深浅不同的 色彩,因而具有安全警示、军事伪装、美化环境和娱乐趣味等作用。目前国 内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并引起了相关企业的广泛 关注。
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一种热致变色离型膜的发明专利技术,该专利 的申请号:CN201610301045.1;申请日:2016年5月9日;公开号: CN105907303A,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该发明所述的热致变色离型膜通 过在PE基膜表层上涂覆含有热致变色化合物的离型剂制成;所述热致变色离 型膜置于温度过高的环境中时,可通过颜色变化而产生警示作用,进而避免 胶黏剂在外部环境如高温下加速老化,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其不足之处在于:所述热致变色离型膜采用的热致变色化合物为三芳甲烷类化合物或螺吡 喃类化合物或席夫碱化合物中的一种,此类化合物只有在高温条件,才能发 生颜色变化,且色泽是不可逆的,因而不利于产品的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解 决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以满足市场使用要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热致变色聚酯离型膜,包括聚酯基膜和涂布于聚酯基膜一侧表面上 的离型涂层,所述聚酯基膜由抗老化聚酯树脂、抗静电聚酯树脂和热致变色 聚酯树脂组成,各组分的重量百分比为:抗老化聚酯树脂80-90%、抗静电聚 酯树脂5-10%、热致变色聚酯树脂5-10%。
所述聚酯基膜为单层结构,通过熔融挤压、双向拉伸制备,厚度为40-100 微米。
所述离型涂层通过涂覆离型涂液,经烘烤固化处理形成,厚度为2-10微 米。
所述离型涂液由主剂、辅剂和溶剂配制,其中主剂为聚丙烯酸酯树脂、 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含氟聚合物,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20%-30%; 辅剂为亚磷酸-苯二异辛酯、三乙烯四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磷酸 基乙基丙烯酸酯、硬脂酸钙、纳米碳化钨、烷基磺酸钠、硝酸钕/硝酸镧热致 变色剂、热稳定剂、离型力调节剂,重量百分比约占离型涂液的10%-20%;溶 剂为异丙醚、庚烷、丁酮中的至少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重量百分比约占离 型涂液的40-70%。
作为优化的,本发明中所述的聚酯树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 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1.3丙二醇酯树脂、聚对苯二甲酸 丁二醇酯树脂、聚芳酯树脂或共聚酯树脂中的任意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7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