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2349.3 | 申请日: | 2021-07-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591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6 |
发明(设计)人: | 陈萌;宫璐;杨茂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韩燕 |
地址: | 230011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离子电池 用极片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的制备方法,在集流体的表面未涂覆正极或是负极浆料的区域涂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从而在集流体表面的两长边边缘处分别形成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极性浆料涂覆区位于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之间,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和极性浆料涂覆区完全覆盖集流体的表面。本发明无机有机复合材料的涂层,选用颗粒较大的无机材料会进一步降低掉粉的风险,匹配选用溶剂和高熔点的有机材料保证具有较好的涂层粘附力又会进一步增加涂层的高温稳定性,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的边缘涂层设计轻薄化涂覆后,其涂层厚度和宽度可很好的覆盖住边缘毛刺,进一步降低因毛刺存在引发电池的性能降低的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对电池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池设计中使用集流体一般正极使用铝箔或涂炭铝箔,负极使用铜箔或多孔铜箔,然后在集流体上涂覆正极或负极浆料烘干辊压分切后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正极片和负极片,进行电池组装制作。但分切后的集流体箔材边缘会存在大小不等的毛发状刺状物,这些毛刺存在电池中有刺穿电芯中使用的抗穿刺能力较低的聚烯烃类隔离膜致使电池内部发生短路,有引发电池发生热失控的风险。或者如果这些金属类毛刺存在电池极片上会因在电池中具有相对较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很大程度上发生副反应增加电池的不可逆容量,增大电池的自放电率,从而逐渐降低电池的性能,增大引发电池发生性能失效的风险概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极片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有以下步骤:
(1)、在集流体表面涂覆正极或是负极浆料形成极性浆料涂覆区,极性浆料涂覆区的宽度小于集流体的宽度,极性浆料涂覆区的每个长边和集流体的对应长边之间均留有一定距离;
(2)、在集流体的表面未涂覆正极或是负极浆料的区域涂覆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从而在集流体表面的两长边边缘处分别形成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所述的极性浆料涂覆区位于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之间,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和极性浆料涂覆区完全覆盖集流体的表面;所述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中,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的固含量比为5:5-7:3;所述的无机材料选用无机陶瓷粉体,即为氧化铝陶瓷粉体、勃姆石粉体、二氧化硅粉体和硫酸钡粉体中的一种;所述的有机材料选用聚偏氟乙烯或聚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
所述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中,含有的溶剂为N-甲基吡咯烷酮或二甲基乙酰胺。
所述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的涂层厚度为30-50μm。
所述的集流体表面的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中,每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的涂层宽度和对应正极浆料涂覆形成的极性浆料涂覆区的涂层宽度比值为4-5%。
所述的集流体表面的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中,每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的涂层宽度和对应负极浆料涂覆形成的极性浆料涂覆区的涂层宽度比值为2-2.5%。
所述的无机材料的粒径分布为:D10:>5μm、D50:10μm±1、D90:<20μm,无机材料的比表面积<20㎡/g。
所述的有机材料的熔点不小于130℃。
所述的集流体的双面均涂覆有极性浆料涂覆区和对应的两块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
所述的无机有机复合材料涂覆区采用狭缝挤压式双面涂覆。
本发明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3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视频检测与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牙齿矫正器用清洁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