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林下山西洋参在制备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2037.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84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林红强;余慧;王彩霞;李乐;周柏松;付书正;刘云鹤;谭璐瑩;刘金平;李平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258 | 分类号: | A61K36/258;A61P1/12;A61K125/00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林下 山西 制备 治疗 抗生素 相关性 腹泻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林下山西洋参在制备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属生物医学领域。本发明采用林下山西洋参乙醇提取物进行了动物模型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所述林下山西洋参乙醇提取物对抗生素联合用药所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实验模型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对小鼠结肠和回肠病理变化有逆转作用;对小鼠血清中促炎因子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从而减轻肠道炎症;并可恢复小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水平;改善肠道菌群结构与多样性。可为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活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学领域,涉及林下山西洋参新的药材用途,具体涉及林下山西洋参乙醇提取物在制备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抗生素相关性腹泻(Antibiotic-associated diarrhea,AAD)定义为与使用抗生素有关的无法用其他原因解释的腹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抗生素使用并发症,发病率高达5%~25%。ADD不仅会阻碍疾病的恢复,加重危重患者的病情,而且会增加死亡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AAD临床上有不同程度的症状:轻度仅表现为腹泻,无全身症状,通常为一日至少3次稀便或水样便,持续1-7天,停用相关抗生素之后即可恢复;中度常出现明显腹痛腹泻,患者发热乏力,且病情反复,病程较长;重度可能发展为伪膜性肠炎(PMC),症状包括水样腹泻、腹部痉挛、高热、白细胞增多、呕吐、PMC并发症包括低钾血症、中毒性、巨结肠、结肠穿孔和休克。
ADD发病原因至今还未完全清楚,一般认为是由于抗生素破坏了肠道菌群平衡从而导致腹泻。临床上常规治疗方案如补液、停用相关抗生素、用其他低危抗生素替代或使用止泻药物等,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患者病情,改善症状,但对于部分病情危重患者,疗效则差强人意。此外,为使ADD患者肠道菌群恢复正常,也多采用益生菌进行调节,如嗜酸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长双歧杆菌、屎肠球菌和肉芽肿酵母菌等,但由于患者个体差异,疗效也各不相同。且益生菌易受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易发生变化,使药效降低,影响益生菌的有效性。故目前临床上针对ADD的治疗尚缺乏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药物。
此外,有研究报道指出AAD的发生会伴随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等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治疗ADD价值的药物在调节肠道菌群平衡的同时,也可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等多种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在参与炎症反应过程的众多炎性因子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三种因子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们的含量水平反映了炎症反应的程度。
短链脂肪酸(SCFAs)是肠道细菌发酵的主要产物,主要包括乙酸、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等。SCFAs在结肠内不仅能为肠黏膜细胞提供能量,促进细胞的代谢、生长,还可以降低结肠内环境pH值,减少致病菌生长,防止肠道功能紊乱,对于维持结肠上皮细胞的形态和功能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SCFAs可为肠黏膜微生物屏障改变提供重要依据。
目前普遍认为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但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近年来,采取中药有效成分(例如人参多糖、山药、白术等)治疗ADD取得了一定成效,为治疗ADD提供了新的思路,使得精选有效中药以平衡肠道微生物环境、预防或减弱AAD的发生成为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和重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20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