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气体破煤扩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110821760.9 | 申请日: | 2021-07-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4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0 | 
| 发明(设计)人: | 聂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E21B7/18 | 分类号: | E21B7/18;E21B7/28;E21B10/60;E21C41/1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3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气体 扩孔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脉冲气体破煤扩孔装置,属于煤矿安全生产领域装备,包括高压气体胶管、射流外筒、旋转涡轮、径向喷头、阻尼活塞、旋转内筒、柱形弹簧、轴向喷头和外筒挡环。通过该装置实现气体在径向和轴向的打孔及扩孔,仅需通过调整气体压力达到气体涡流环状聚能破煤,得到所需要的孔,形成大直径空洞,从而消耗煤体的冲击能量,达到防治冲击地压的目的,破煤效果好,成孔效率高,不会出现卡钻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煤矿安全生产领域,属于一种深部冲击地压防治装备,尤其涉及一种脉冲气体破煤扩孔装置。
背景技术
为防治冲击地压灾害,需要在巷道煤体上打孔,改变它们的结构从而改变它们的性质,消耗掉它们内部的冲击能,达到防治的目的。由于巷道煤体处地质情况的复杂多变,普通钻具钻头、钻杆的直径不同,所以经常出现卡钻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通过调整供气压力,产生涡环聚能气流破煤作用,实现打孔和扩孔,形成扩大的大直径煤体空洞,吸收煤体的冲击能量,达到防治冲击地压作用。
通过调整气体压力,可以使煤体中同一孔中不同位置的孔径不同,实现巷道煤体边邦处的孔口很小,但里面很大的孔,孔径大,孔深大,释放煤体的能量,破煤效果好,成孔效率高,即减少巷道的破坏,又能最大程度的消耗冲击能量,防治冲击地压。高压气体胶管外径与整个装置外径相同,不存在因为直径不同和煤体压力变形的卡钻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脉冲气体破煤扩孔装置,包括高压气体胶管1、射流外筒2、旋转涡轮3、径向喷头4、阻尼活塞5、旋转内筒6、柱形弹簧7、轴向喷头8和外筒挡环9。所述的旋转内筒的外径和射流外筒的内径相同,阻尼活塞的外径和旋转内筒的内径相同。
优选,所述的射流外筒设置有外筒凸起21和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径向喷头安装孔22。外筒凸起21起到约束高压气体胶管1和旋转涡轮3的作用。径向喷头安装孔22为圆柱形,四个径向喷头安装孔22和四个径向喷头4螺纹连接。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径向喷头4的内部设有倾斜的半径逐渐变小的圆锥形喷孔,喷孔进口41大于喷孔出口42,喷孔进出口设置倒角,喷孔的表面涂层为陶瓷耐磨材料。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阻尼活塞5中心设置阻尼孔51,材料为轻质耐磨碳纤维材料。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旋转内筒6设置有四个均匀对称分布的通气孔61,初始无供气状态,射流外筒2的径向喷头安装孔22与旋转内筒的通气孔61重合,阻尼活塞5挡住通气孔。
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旋转涡轮3放入旋转内筒6的进气端并焊接外圈;所述的柱形弹簧焊接在阻尼活塞的前端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轴向喷头8置于旋转内筒6的最前端,轴向喷头8的内部均匀对称分布有四个倾斜的半径逐渐变小的圆锥形孔,孔的进口81大于出口82,进口81和出口82设置倒角,进口81和出口82之间为陶瓷耐磨涂层材料,轴向喷头8与旋转内筒6通过螺纹连接。旋转内筒6转动时,轴向喷头8随之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脉冲气体破煤扩孔装置的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射流外筒2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径向喷头4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阻尼活塞5的侧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内筒6的侧视图;
图6为本发明的轴向喷头8的侧视图。
其中图中:1—高压气体胶管,2—射流外筒,3—旋转涡轮,4—径向喷头,5—阻尼活塞,6—旋转内筒,7—柱形弹簧,8—轴向喷头,9—外筒挡环,21—外筒凸起,22—径向喷头安装孔,41—喷孔进口,42—喷孔出口,51—阻尼孔,61—通气孔,62—旋转内筒实体。81—进口,82—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76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辣椒除柄机
 - 下一篇:一种再生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