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钢结构建筑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1699.8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386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03 |
发明(设计)人: | 徐河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河清 |
主分类号: | E04G21/18 | 分类号: | E04G21/18;E04G21/14;E04G21/32;E04G2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钢结构 建筑 垂直 矫正 装置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钢结构建筑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涉及建筑器材技术领域;为了解决不方便对钢结构中高度较高的钢柱进行检测的问题;本装置具体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插接块,两个插接块外壁固定有两个插接板;本装置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装置搬运到钢结构建筑的顶层,然后使用吊绳通过吊环将装置吊起,并将装置垂直放下。本发明通过设置连接板、滑动安装块、连接柱和红外测距传感器,当需要对钢柱的垂直度进行检测时,控制面板会控制连接板一侧的电动滑轨带动滑动安装块向前移动,从而让连接柱能够探出连接板,让两个连接柱一侧的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都能够照射到钢柱的一侧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器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钢结构建筑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钢结构建筑在我国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体现了钢结构在建筑方面的综合效益,从一般钢结构发展到高层和超高层结构,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网壳、网架、桁架、悬索等,张力膜结构,钢结构工程质量的好坏,除材料合格,制作精度高外,还要依靠合理的安装工艺,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其中钢结构中的钢柱垂直度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工作人员需要时常对钢结构建筑中的钢柱进行垂直度的检测,并对已经产生倾斜的钢柱进行矫正,避免因为部分钢柱倾斜导致钢结构建筑整体结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出现。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1654421.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建筑钢柱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包括固定块、调节组件和紧固组件,所述固定块具有两个,且每个固定块两端的同一侧均通过调节组件连接有紧固组件,两个所述固定块两端的调节组件位置相反,且紧固组件的也相反设置,但是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需要人工手持装置对钢柱进行垂直度检测,因此还存在不方便对钢结构中高度较高的钢柱进行检测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基于钢结构建筑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钢结构建筑的垂直度矫正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插接块,两个插接块外壁固定有两个插接板,两个插接板一侧外壁设置有驱动板,驱动板外壁开有两个圆形通孔,两个圆形通孔内壁转动连接有两个转动柱,两个转动柱外壁设置有四个传动轮,四个传动轮外壁设置有履带,履带外壁设置有三个以上的电磁铁,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控制面板、信号收发天线和四个吊环,安装板两侧外壁设置有两个连接板,连接板一侧外壁设置有电动滑轨,电动滑轨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动安装块,滑动安装块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连接柱,两个连接柱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红外测距传感器,电动滑轨、红外测距传感器和信号收发天线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一侧外壁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顶部外壁设置有四个弹性伸缩杆,四个弹性伸缩杆顶部外壁设置有挤压板,支撑板顶部外壁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外壁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板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滑动导向板,滑动安装块滑动连接于两个滑动导向板的内壁上,两个滑动导向板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防护板,防护板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侧挡板。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储液盒,储液盒顶部外壁设置有喷管,喷管一侧外壁设置有喷液阀,喷液阀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倾角传感器,储液盒一侧外壁设置有警示灯,倾角传感器和警示灯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板一侧外壁设置有把手,电磁铁外壁设置有摩擦垫。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安装板一侧外壁设置有加速度传感器和降落伞,加速度传感器和降落伞分别与控制面板电性连接。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驱动板两侧外壁设置有两个履带支撑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河清,未经徐河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16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