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820431.2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17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汇通西电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5/08 | 分类号: | F04D25/08;F04D29/00;F04D33/00;H02N2/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天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挤压 刚性 固定 组合 压电 风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其包括:压电风扇叶片、叶片卡座、风扇底座、嵌入式智能驱动电路;所述压电风扇叶片为悬臂梁结构,压电风扇叶片的底端为悬臂梁固定端,压电风扇叶片的顶端为悬臂梁的自由端;压电风扇叶片的底端固定在叶片卡座上,叶片卡座过盈挤压在风扇底座上,所述嵌入式智能压电风扇驱动电路嵌入到压电风扇底座中,用驱动压电风扇叶片产生振动。做到了组合压电风扇能够在恶劣环境中,长时间地、高可靠性的稳定工作的良好状态,而且对需要散热的电子设备没有电磁干扰,满足需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电电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
背景技术
压电风扇基本原理是利用压电陶瓷自身压电特性,由机械能转换电能,通常称为压电陶瓷的正压电效应;反之,由电能转换成机械能,称为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压电风扇就是利用压电陶瓷逆压电效应工作原理而设计出来的。
采用悬臂梁结构制作的压电风扇叶片,悬臂梁叶片分成自由端、固定端两部分,目前压电风扇叶片固定端的固定,几乎都是采用粘接胶粘接工艺和用紧固件固定的两种方式。无论是采用粘接工艺还是采用紧固件固定悬臂梁压电风扇叶片固定端,都存在着压电风扇在高温和振动的特殊环境下工作,粘接胶软化和紧固件松动而影响叶片谐振频率变化的问题。压电风扇叶片固定端松动,叶片因没有刚性固定,会产生叶片摆动异常,而且每个叶片软化程度不一样,叶片摆动频率不一致,多个叶片之间产生互相干扰,最后导致压电风扇早期失效,不能满足需要。压电风扇是用来对发热体散热的,往往都是在高温的环境下进行工作,因此,压电风扇必须要满足高温环境下长期、稳定地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包括:压电风扇叶片、叶片卡座、风扇底座、嵌入式智能驱动电路;所述压电风扇叶片为悬臂梁结构,压电风扇叶片的底端为悬臂梁固定端,压电风扇叶片的顶端为悬臂梁的自由端;压电风扇叶片的底端固定在叶片卡座上,叶片卡座过盈挤压在风扇底座上,所述嵌入式智能压电风扇驱动电路嵌入到压电风扇底座中,用于驱动压电风扇叶片产生振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电风扇叶片为一种多层全对称双向交流平衡驱动压电风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卡座的顶部中间设有开口,所述压电风扇叶片的底端通过所述开口设于所述叶片卡座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叶片卡座的外框形状设计成一个上边尺寸大下边尺寸小,带有一定的坡度,形成一个退拔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底座上设有矩形槽,矩形槽的上口尺寸为负公差,小于叶片卡座上边的尺寸,安装卡座时形成一个微小的过盈挤压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产生左右摆动,所述嵌入式智能压电风扇驱动电路能驱动压电风扇两边的压电陶瓷谐振,按照悬臂梁叶片的谐振频率,输出相应的频率驱动,使得压电风扇叶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嵌入式智能驱动电路包括主控单元和高压输出单元,一个主控单元可以控制若干个高压输出单元,主控单元和高压输出单元全部嵌入到风扇底座内,主控单元设置在底座的一端,高压输出单元分散到各个叶片附近。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过盈挤压、刚性固定的组合压电风扇,包括多只压电风扇叶片、叶片卡座、组合风扇底座、嵌入式智能驱动电路等;所述压电风扇叶片,是多层全对称双向交流平衡驱动压电风扇的叶片,与叶片卡座和组合压电风扇底座之间相互刚性连接。在嵌入式智能驱动电路的驱动下,压电风扇叶片左右,来回摆动,形成像蒲扇一样的散热扇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汇通西电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汇通西电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04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