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820187.X | 申请日: | 2021-07-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130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骏;季思亮;梁云飞;宋健;袁岗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5/10;E04F17/06;B01D35/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下 车库 下沉 庭院 排水管道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端设有下沉庭院基体,所述下沉庭院基体的顶端开设有L型下沉槽,所述L型下沉槽的一侧下凹位置处固定设有地下车库本体和排水景观组件,所述地下车库本体位于排水景观组件的下方,本发明,通过在地下车库本体的顶部设置排水景观组件,下雨时,雨水通过第一排水过滤板和第一排水槽过滤进入景观布置空间中进行缓存,用于水体景观的布置,提高整个排水系统的美观效果,且缓存在布置空间中的雨水通过第二排水过滤板和第二排水槽流入过滤组件中进行过滤以便通过使用冲洗机本体对地下车库本体中的车体进行清洗二次利用,提高了雨水的二次利用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设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
背景技术
下沉式庭院的经典设计就是将地下室一面墙打开,与下沉式庭院连接。这一设计,不仅有效地将阳光和新鲜空气引入地下室,而且为地下室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庭院景观,使庭院的舒适性和功能性都得到了全面提升;
现有技术中,带地下车库下沉庭院雨水排水管道系统是在下沉庭院正下方的车库顶板上开设雨水口,在车库顶板下面车位的上方悬吊安装雨水主干管,并将收集的雨水直接排放,导致雨水无法进行有效的二次利用,且车库顶板均为石板结构,下沉庭院搭建时,导致车库的透光性差,降低了整个建筑的使用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下车库的下沉庭院雨排水管道系统,包括地基,所述地基的顶端设有下沉庭院基体,所述下沉庭院基体的顶端开设有L型下沉槽,所述L型下沉槽的一侧下凹位置处固定设有地下车库本体和排水景观组件,所述地下车库本体位于排水景观组件的下方,所述地下车库本体的一侧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组件和冲洗机本体,所述冲洗机本体的输入端和过滤组件的输出端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排水景观组件包括底框和顶框,所述底框和顶框上下对称分布,所述底框的顶端外侧焊接有多组支架,所述顶框的底端外侧和多组支架的顶端焊接,所述底框中固定卡设有玻璃底板,所述顶框中固定卡设有玻璃顶板,所述玻璃底板和玻璃顶板之间外侧密封安装有玻璃外框,所述玻璃顶板的一侧固定插设有输氧机本体,所述输氧机本体的输出端延伸至玻璃底板和玻璃顶板之间,所述玻璃顶板的顶端两侧均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排水槽,所述第一排水槽中均可拆卸卡设有第一排水过滤板,所述玻璃底板的一侧开设有第二排水槽,所述第二排水槽中均可拆卸卡设有第二排水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玻璃底板和玻璃顶板的相对侧中部固定安装有多组I型支撑架。
优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组件外框,所述组件外框的顶端中部设有输入端口,所述组件外框中固定安装有过滤框架,所述过滤框架为倾斜结构,所述组件外框的底端固定插设有输出管,所述输出管的底部和冲洗机本体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所述组件外框的底端一侧开设有排料槽,所述排料槽中固定插设有阀门,所述过滤组件的输入端口和第二排水槽的位置对应,且过滤组件的输入端口和第二排水槽相通。
优选的,所述地下车库本体的顶端外侧固定设有密封胶框,所述底框的底部固定套接在密封胶框的外侧,所述玻璃底板的底端和密封胶框的顶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地下车库本体的内壁上部固定安装有多组L型安装架,多组所述L型安装架和玻璃底板的底端固定安装。
优选的,所述L型下沉槽远离地下车库本体的一侧内下壁开设有呈对称分布的第一泄洪槽,所述第一泄洪槽中可拆卸卡设有第三排水过滤板。
优选的,所述地下车库本体的内下壁两侧开设有第二泄洪槽,所述第二泄洪槽中可拆卸卡设有第四排水过滤板,所述地基中开设有和第二泄洪槽相通的第三泄洪槽,所述第三泄洪槽和第一泄洪槽之间连通有排水总管。
优选的,所述地下车库本体的内下壁中部设有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银洲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201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