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0819926.3 | 申请日: | 2021-07-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63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苏锋;陈斌;张磊;范玉杨;张汝彬;李斌;刘立新;何宁强;杨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F17D5/02;F17D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灵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06 | 代理人: | 苏向银 |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自贸试验区(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脐带 上部 甲醇 泄露 监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包括甲醇探测器,所述甲醇探测器下方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设有螺钉,所述盖板下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设有螺栓,所述筒体外壁另一侧设有排放阀,所述筒体底端设有穿舱件;该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甲醇探测器、盖板、螺钉、筒体、螺栓、排放阀、穿舱件,可以达到有效针对含有甲醇功能单元的脐带缆其上部连接处容易发生泄露的现象,实时进行监测,可以实现对水下脐带缆连接处甲醇泄露的即时监测与处置,减少由于甲醇泄露造成的人员伤害事故,增加了脐带缆传输甲醇的安全性,填补现有脐带缆中甲醇泄露情况监测的空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下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能源需求越来越大,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为了缓解我国的能源供需矛盾,加快开发深水油气资源已成为国家战略需求,随着海上油气田开发水深的不断增加,水下生产技术以其显著的技术优势、可观的经济效益得到各大石油公司的广泛关注,脐带缆是水下生产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脐带缆是连接上部设施和水下生产系统之间的“神经/生命线”,脐带缆系统是电缆、光缆、液压或化学药剂管的组合,主要作用是连接上部模块和水下生产系统,为水下生产系统提供电气液压动力、化学注入通道,同时为上部模块控制信号以及水下生产系统提供数据传输通道,近年来,随着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在控制系统中增加了脐带缆监测装置,脐带缆监测主要是利用脐带缆内部的光纤单元实现对脐带缆温度和扰动进行监测,从而判断脐带缆的健康状态。
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或问题:
1、现有的监测装置无法对脐带缆内部注入的甲醇泄露情况进行监测,导致无法了解甲醇泄漏的问题;
2、现有的筒体结构密封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甲醇会发生泄漏现象,从而危害工作人员,缺少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包括甲醇探测器,所述甲醇探测器下方安装有盖板,所述盖板上表面设有螺钉,所述盖板下方设有筒体,所述筒体外壁一侧设有螺栓,所述筒体外壁另一侧设有排放阀,所述筒体底端设有穿舱件。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盖板为圆形结构,所述螺钉为紧固件,所述筒体由两个半筒体构成,两个所述半筒体通过螺栓固定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甲醇探测器安装于盖板下面,所述甲醇探测器电性连接有平台监控系统。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内部设有突起的环形结构,所述筒体上部与盖板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所述筒体通过外壁上的若干组螺栓锁紧形成密封。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筒体底部设有开孔,所述筒体底部通过开孔固定连接于排放阀。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穿舱件为非金属结构,所述穿舱件上端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筒体下部嵌入穿舱件的环形凹槽内,所述穿舱件内设有脐带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一种脐带缆上部甲醇泄露监测装置,通过设置盖板、螺钉、筒体、螺栓、穿舱件、排放阀,其中装置由盖板、螺钉、筒体、螺栓与穿舱件共同形成密封的空间,以及筒体为两个半圆结构,内部带有突起的环形结构,用于与穿舱件形成连接,同时形成密封,以及两个半圆结构通过螺栓将两个半圆筒体连接,并通过筒体上的螺栓锁紧形成密封,而其上端通过螺钉与盖板固定并形成密封,以及筒体下端通过穿舱件上的环形凹槽与其内部的环形突起配合,然后筒体整体再通过螺栓形成整体密封,当甲醇管线连接处有甲醇泄露时,泄露的甲醇药剂收集到筒体封闭舱内,不会外漏伤到附近工作人员,从而可以增加装置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8199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